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十七个儿子姬子于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篡》、《通志·氏族略》等记载:丰氏、酆氏始祖为周文王姬昌之子子于,起源于西周初年。丰,本为商王朝末期崇国君主崇侯虎的属地。周文王灭崇国后,改其地名为丰邑。到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王朝之后,敕封自己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子于在丰邑,拱卫京畿,爵为侯爵,史称“丰侯”。这在史籍《史记》中记载为:“丰国,侯爵,始封文王子。今陕西西安户县东五里有丰城。”杜预注“丰国在始平户县东。”到了周成王姬诵执政后期,就改变了周武王的旨意,不再让丰侯当丰国的首领了。按史籍《竹书纪年》的记载:“成王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也就是在公元前1084年(待考),周成王废黜了爱酗酒误事的丰侯,这个姬姓丰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国”。
在丰侯被废黜后,丰国亦消,其后裔子孙遂散居各地,约以原封邑名为姓氏,称丰氏。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诏令规范汉字,在许多地名的原字上皆增加了“邑”偏旁,以表示其专指地名。而“丰”字添加了“邑”偏旁,就成为后世的“酆”字,诸多史书因之改丰为酆。此后,丰氏一族逐渐形成了丰氏、酆氏两大支系,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丰氏、酆氏正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文字简化过程中,由于“丰”字被简化为“丰”字,该系酆氏族人多有自行误简为丰氏者。
酆氏族人皆尊奉丰侯姬子于为得姓始祖。
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
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湖南平江酆氏支谱五卷,(民国)酆明纲纂,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开平三埠酆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酆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而今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一位门阀。
酆氏远祖始于西周王朝,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陕西户县),封为侯爵,称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氏。因此,酆氏出自周朝王室,起源于姬姓。
古时酆邑的农作物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酆氏子孙世代繁衍于京兆北部一带。
唐朝时期,京城建于长安,是当时酆氏族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据典籍《辞海》的注释,酆侯之地古名为“鄠”,位于长安西南,涝水东岸,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置鄠县,即今陕西省户县。这便是全国酆氏人家最早的发源地。
追溯中国的历史,在周朝以前没有这个“酆”字,至周文王分封第十七子酆侯之后,“酆”字开始出现,只有两种意思:一是姓氏,二是地名。
“酆”字三千年以来在笔画和结构上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是相当古老的姓氏。虽然酆氏人口比较少,在中国历史上也比较低调,但是作为酆氏的人应引以为自豪是:酆氏代表了姬姓血脉的“纯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