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千年的历史:红山文化玉器特点

更新时间:

  玉石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饰品,而是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载体,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之一,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

  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着特征。

  红山文化玉器基本特征是彩陶与旧石器并存,具有大量的玉器和祭坛、神庙、积石冢等大型礼制建筑。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从小型装饰品到大型祭祀礼器,用途广泛,可谓伸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红山文化玉器可分为五大类:工具类,如斧、纺瓜、棒等;装饰类,如环、镯、管、角形器等;礼仪类,如璧、钺、璜、丫形器、箍形器、勾云形玉佩等;动物类,如龙、猪龙、鸟、龟、蚕等;另外还有人物类。红山人已能熟练掌握高难度的琢玉技艺,红山文化玉器的设计和制作水准都很高。

  其特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其一,创作题材广泛,主要包括仿生和摄象两大类。其中,仿生类是主要部分,指摹仿并被神化了的动物形玉器和人物形玉器等,尤以动物形玉器独具特色。摄象类指摄取自然现象又经过艺术加工的璧、环、箍形器和勾云形玉佩等。其二,造型手法多样,既有浅雕又有浮雕。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求神似,大都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将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苍劲之神韵,红山文化玉器多通体光素无纹,动物形象注重整体的形似和关键部位的神似。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据初步的估算,正式的发掘品已有300多件。

  在红山文化的玉器中,玉龙、玉猪龙、勾云形玉佩可谓最具代表性的玉器。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红山文化玉龙,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龙的形象。该玉龙用整块墨绿色软玉雕刻而成。体蜷曲呈“c”字形,昂首扬颈、弯背卷尾、吻部前伸、鼻端截平、梭眼上翘、头似猪首、颈鬣上卷。

  龙背重心处对穿一孔。该龙除龙头部分用浮雕和阴刻的手法表现眼、鼻、嘴外,龙身上下光素无纹,通体磨光,使其看上去如蟒似蛇、生气凛然。此龙形体之大、雕工之细,世所罕见。它可能是红山先民的神灵崇拜物或氏族部落的象征及保护神,也可能是祭司祈天求雨的法器。

标签: 民族 服饰 欣赏 满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