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更新时间:

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原词: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此词写于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苏辙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当时的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相左,自求外调知密州,仕途迷蒙,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天的月亮最大最圆。人们把它作为合家团圆的象征。这天晚上苏轼喝了一夜的酒,趁着酒兴,挥毫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不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且借月说事,与中秋的背景非常吻合可谓情景交融。

标签: 真言 什么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