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 南极臭氧洞是指哪里的臭氧消失了

更新时间:

  导语: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中,起着过滤紫外线辐射的关键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氯氟烃等化学物质的释放,这些有害物质破坏了臭氧层的结构,使得南极地区出现了臭氧洞现象,下面就去看看南极臭氧洞是指哪里的臭氧消失了吧!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

  虽然臭氧减少是全球性的,但观测显示在南半球的春季(9月和10月)南极的臭氧浓度却出现特别严重的下降。此后,11月和12月臭氧浓度又恢复到高于正常值的水平。从发现臭氧洞的1980年到21世纪初期,这已众所周知的臭氧洞一直在增强和变大,直到其覆盖面积达到和北美洲的大小大致相当。

  臭氧洞的形成的另一原因是在南极平流层出现相对较多的冰粒,这些冰增大了CFCs破坏臭氧的作用,因而出现了超出寻常的臭氧减少。最大的臭氧减少现象被高层大气一个涡旋状的风场控制在南极地区。当这一涡旋在晚春减弱时,臭氧减少了的空气便不再受到其控制而与其他纬度的高臭氧浓度的空气混合。

  南极臭氧洞被发现后的不久,科学家在北极附近也发现在春季和初夏有一个相似但很小的臭氧减弱。当这一低臭氧区破坏后,低臭氧含量的空气就向南移动到北美、欧洲和亚洲。

  臭氧减少的效应

  因为臭氧可以过滤太阳光中有害的UV(紫外线)辐射,所以臭氧的减少使得更多的这种有害波长的辐射到达地面。那么增加的紫外线辐射有什么作用呢?平流层臭氧浓度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2%。因此,由于紫外线辐射可以导致皮肤癌,臭氧的减少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特别是那些浅色皮肤人群和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的人们。

  每年在美国发生将近50万皮肤癌病例,这一事实表明臭氧的减少可能导致每年出现更多的这类病例°。除了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外,具有破坏性的紫外线辐射的增加还可能给人类的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造成白内障的发生。

  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一个严重关切的问题是,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将受到不利影响。有些科学家还担心,南极地区增加的紫外线辐射可能进入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水而减少或毁灭海洋中作为食物链基础的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减少又可能减少桡足类和南极虾的数量,而这些正是维持鱼类、鲸鱼、企鹅和其他南半球高纬度海洋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

  那么人们为保护臭氧层已经做了什么呢?毫无疑问,不控制CFC排放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1987年年底,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就有关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签订了一个称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际协议。该议定书从法律上控制对可能造成臭氧减少的有关气体的生产和使用。1987年以后,随着对臭氧减少科学认识的提高和相关替代化学品的出现,《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了几次修订和强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这一协定。

  《蒙特利尔议定书》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积极响应。行动的结果是,近些年来大气中破坏臭氧的气体总量已经开始减少。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报告,自1998年以来全球臭氧层已经不再变薄°。如果世界各国继续遵守议定书的规定,那么在整个21世纪,这些破坏性气体量将继续减少。虽然某些化学物质仍在增加,但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减少。在2060年至2075年间,破坏臭氧的气体的丰度预计将会回落到南极臭氧洞开始形成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南极臭氧洞是指哪里的臭氧消失了

  南极臭氧洞是指南极大陆上空在南半球的春天(8月至10月)期间,平流层中臭氧含量显著减少的区域。这个现象首次被英国南极考察科学家在1985年报道发现。所谓的臭氧洞并不是指整个臭氧层消失,而是指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形成一个面积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的臭氧减少区域,这个区域覆盖整个南极大陆及南美的南端。到了11月份,臭氧含量会重新增加,臭氧洞随之消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