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是什么样的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
导读:我们看剧也会发现朝廷是有制度的,各个官员的职位分属不同部门,大家根据自己的职责做事情,那么你知道三省六部是什么样的制度吗?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出现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三省六部”是什么样的制度
隋朝的开国王杨坚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它是根本目的在于削弱和限制丞相权力的体制和机构。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24司,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作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出现于三国时期,目的在于削减尚书省的权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权体制和分管权力不断改变,到了隋朝才统一规划为三省六部,其职能主要就是掌管中央和政策的出台、审核、贯彻与执行。各个时代,当朝的统治者都相应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做出了补充和整合。
中书省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上旨意拟定和起草相关法案。门下省主要负责审核大臣们的奏表文章,根据情况可予以驳正,另外,门下省还设立谏议大夫,适当情况下可以向皇帝谏言,避免皇帝颁布错误的法令。尚书省执行和实施部门负责把中书省和门下省决议通过的法令旨意奉行实施。
吏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四品以下官员进行考核和任免;户部负责国库和财政;礼部负责科举、典礼、祭祀;兵部负责全国军政事务;刑部是负责司法的机构;工部掌管工程建设。
“三省六部制”的提出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解决了相权和皇权的矛盾,与此同时又间接增加了议政人员的数量,使封建中央集权得到了更好的巩固,促使了行政效率的提高,稳固了皇帝的统治地位。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的一种制度。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汉成帝置“四曹尚书”,即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尚书。此后世六部尚书之滥觞。宋郑樵《通志·职官略》三《尚书总序》:“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
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1086年,北宋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南宋公元1129年,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1129年以礼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比部兼司门,工部兼虞部,屯田兼农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公元1163年,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司封兼司勋,礼部兼祠部,兵部兼驾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
辽代南面官系统中,设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1380年明朝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至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三省六部是什么样的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