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肩膀戏简介

更新时间:

  肩膀戏,又称肩头坪,是福建省沙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戏曲,与我国其它剧种有较大区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三明文化中具体去了解关于肩膀戏的内容都有哪些。

  “第一好玩人叠人,第二好玩打死人,第三好玩迎大神。”这是流传在夏茂的一首歌谣。长期以来,人们对第一句多有费解,以致误解,乃至曲解为淫秽之事。具考证,这是夏茂人到沙县城关游玩后,回夏茂与人诉说的感受。

  “人叠人”是说肩膀戏,它跟第二句的舞狮子,第三句的迎佛是构成并列关系的,都是讲沙县明间文化娱乐活动。至于打死人,怎么理解为舞狮子,或是真指某一次的打死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肩膀戏是翻译后的普通话,沙县原话是肩子头棚。肩子头,就是肩膀,棚就是平台,此指戏台。那么肩子头棚就是以肩膀为戏台的戏。意译成普通话就是肩膀戏了。

  肩膀戏也确实是好玩的,它与其他戏种迥然不同,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这是独树一帜的戏。我看过演双簧,两个演员同骑在一条凳子上,一前一后,一个做动作,一个发声音,合二而一,配合默契,引人发笑。

  肩膀戏不同于木偶戏和傀儡戏,更不同于双簧,上下演员都是真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出上半身,一个出下半身。出上半身的是小学低年段年龄的儿童,他站在出下半身的大人演员的肩膀上。两只小腿紧紧夹住大演员的头颈,而大演员也举起双手,向后握住小演员的两条腿脖子,以做固定。

  小演员则可任意演唱表演,指手而不画脚。大演员则在下随戏走台,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高或低。上下配合得当,令人称奇,非常动人。过去小演员都是男童,表演女角也是男拌女装。封建观念已经破除,移风易俗,女童也可站在男人的肩膀上,不以为衰。

  肩膀戏演唱的都是《南词曲》和《西皮台》等沙县汉族民间打击乐。《南词曲》有南词头、正韵、北调、南词等调;《西皮台》更丰富,有上小楼、新八板、谢水仙、新金中汉、延平板、老金中汉、露台串、老八板、西皮串。

  演的故事有《花子过关》、《补缸》、《姑嫂打渔》。乐师们演奏的乐谱,不是简谱,更不是五线谱,而是古老的起源于隋唐的工尺谱。工尺谱的“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分别记写七声,常用板眼“、”、“×”、“□”“·”、“○”、“┕”、“△”记号表示。

  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每台戏都有三四组到五六组的演员,再配上鼓乐队,和备用的替换大演员,队伍有一定的规模,非常热闹。

  肩膀戏是流动的舞台,到处都可以走动。小时候,在正月里看肩膀戏,从直巷头看到庙门,又从庙门看到南门,再到府前,然后到西门兜。每演一场,都有新鲜感,都有新的收获,并无重复之嫌,那是从出发到结束,整夜地看到底的。

  即便在路上,也是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并不感到乏味。小演员这时则叉开双腿骑坐在大演员的肩膀上,抱头休息,大演员则从胸前抓住小演员的双腿,悠哉悠哉,任意交谈。我们却鱼贯地尾随在黑压压的队伍后面,自然成为拉拉队,成为基本观众。

  肩膀戏是活动的广场文化,它不须事先搭台,也没有戏台的朝向。四围的观众都可以观看,不存在背向问题,都可一览无余。肩膀戏也是放大了的高跷,观众即使在远处,小演员也不会被前面的观众遮住,照样地在高高的汽灯下看戏听戏。

标签: 泉州 旅游 景点 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