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中人称称谓语的解释
更新时间:
古代文言文中人称称谓语及解释:
1、直称姓名;
a.自称姓名或名;
b.用于介绍或作传;
c.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6、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7、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8、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
9、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10、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11、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12、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3、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