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笋栽培方法

更新时间:

  1、栽前留10厘米,割去选留好的优良种墩的地上枯叶,挖出种墩,劈取健壮老茎苗,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一苗。栽植密度宽行1米,窄行0.8米,株距0.6米,每亩栽1400墩左右。栽植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即原来的深度)。

  2、灌水:高笋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

  (1)高笋栽植后田间保持2—4厘米浅水越冬,春季笋苗开始生长时,水位宜浅,保持在2--3厘米左右,以利地温升高,促进萌芽发棵,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步加深,

  (2)种植50天前后,可视高笋分蘖情况进行一次烤田(烤田以见鸡脚裂为度)后灌10—15厘米深水控制无效分蘖。

  (3)孕笋期可控制20厘米的水位,但不能超过高笋眼,防止薹管拔高。3月中旬后气温逐渐升高,笋田要勤换水,最好是活水灌溉,有利于春笋孕笋。

  (4)春笋采收后,水位降到6厘米左右;秋笋收获后水位降到3—4厘米。休眠期保持2-4厘米的浅水状态越冬。

  (5)每次施肥前先放浅田水,待施肥耘田和田水落干后再灌水。

  2、追肥:南方地区双季高笋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笋。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笋,提高产量和品质。高笋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也大,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

  (1)新栽植的笋田如栽植时未施基肥,应在30天内补施基肥。

  (2)老茎萌芽时亩追碳铵30公斤或尿素10公斤。

  (3)种植40天左右(分蘖初期)亩施45%复合肥30-50公斤。

  (4)春笋采收过程中,可根据笋苗生长情况适量追肥。

  (5)春笋采收后可亩施45%复合肥20-30公斤,以利秋笋生长。

  3、耘田除草:高笋耘田可在高笋株行间用铁耙或人工用手翻动土壤,达到中耕、松土、除草的目的,并可提高土温、加速肥料的分解。一般耘田进行2—3次,第一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以后隔15天进行一次。

  4、清除雄笋、灰笋:雄笋和灰笋不能结笋,应随时加以去除。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蘖多的正常笋墩上的苗补上。

  5、剥枯叶、拉黄叶:剥枯叶、拉黄叶清除枯老的叶片、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在春笋采收后期开始,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要求是拉清不拉伤,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

  6、疏苗补苗:南方地区种植的双季高笋每墩茎蘖达15根以上时,应进行疏苗,拨除过密的小分蘖,每墩留有效分蘖15-20根左右,疏苗后笋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在高笋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

  7、症状: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步扩大为椭圆形芝麻大小的褐色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为褐色,中间呈黄褐色或灰白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不规则大斑,湿度大时表面上生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

  受害叶片由叶尖向下干枯,后期常引起叶片半枯死至全枯死,造成减产。

  8、传染过程: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高笋残叶上越冬,随气流或雨水传播。

  9、环境因素:土壤偏酸,缺钾和缺锌,长期灌深水缺氧,管理粗放或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高温多湿天气,偏施氮肥徒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病害加重。

  10、防治方法:

  (1)结合冬前割茬,收集病残老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2)加强肥水管理,冬季施腊肥,春施发苗肥,适时喷施叶面肥,特别注意补充磷肥、钾肥和锌肥,增强笋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在5月前和发病初期分别用50%扑海因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硫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0%三环唑500倍喷雾,隔7-10天1次,交替用药,连续防治2-3次。孕笋期慎用。 真菌性病害(担子菌亚门),危害叶片和叶鞘。

  11、症状:发病期间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会出现黄褐色隆起的小孢斑,小孢斑破裂后,散出锈色粉状物。病斑散生,不规则排列。严重时造成叶片枯死或使植株生长矮小。

  12、传染过程:以菌丝体及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借气流传播,高温多湿,偏施氮肥,利于发病。(及时打老黄叶)

  13、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株及田间杂草。

  (2)增施磷肥、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3)高温季节适当灌水,降低水温和土温,控制发病。

  (4)药剂防治:在5月份(预防)、发病初期分别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硫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7%敌锈钠可湿粉剂2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交替用药,连续防治2-3次。孕笋期慎用。

  (5)冬季清除高笋残体,降低越冬卵量基数。

  (6)及时剥枯叶、拉黄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形成不利于成虫的生存环境。

  (7)药剂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0%杜邦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8)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冬前割墩时清除高笋病残体,开春铲除田边、水沟边杂草,消灭越冬幼虫。

  (9)药剂防治:掌握在蚁螟盛孵期,选用5%锐劲特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症状特点:

  主要侵害植株地下茎(高笋)。染病高笋植株生长减弱,叶片变宽,叶色深绿,叶鞘发黑。挖检地下茎(高笋),发现地下茎变短,部检笋肉,发现笋肉呈短条状变黑(病菌未发育成熟的孢子堆)或散出黑粉(病菌发育成熟的孢子堆)。

标签: 成语 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