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海外市场 谁是阻拦橱柜出口的真正“原罪”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市场总量是150亿美元,而中国橱柜出口不足两个百分点,未来出口将达50亿美元;日本的市场总量是300万套,基本依赖进口;欧洲的市场总量是460万套,50%依赖进口。
基于如此庞大的国际市场,国内橱柜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在争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行动。目前,中国橱柜的出口范围除美国、日本、欧洲,这世界三大橱柜市场外,已发展到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一些国家。在欧洲市场,我国橱柜除利用传统的科隆国际博览会、阿姆斯特丹展览交易会进行大规模出口外,还建立了海外商务机构,保持常年贸易,出口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中国的橱柜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相关标准及产业链不完善、不匹配等先天不足导致整体给国外的感受是——中国只会生产低端的橱柜产品,中国橱柜出口“原罪”已逐渐凸显。
橱柜出口“原罪”凸显 奥运年欲突破发展瓶颈
原罪一:品质和原创缺失
中国出口橱柜口碑一直欠佳,美国橱柜之父CROSSROADS公司主席John William Avram先生在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时直言不讳的指出,美国人对中国橱柜印象很差。“中国橱柜的品质比较差,都是用低价格的市场定位进入美国。在中国从南到北,我们去看过很多工厂,都在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品质。”
而在CROSSROADS公司执行艺术总监Char Avram女士眼里,中国的橱柜设计大部分是舶来品,会带着意大利或者德国的设计风格,是拷贝或者是一种影子在里面,缺乏一种神韵的东西。她认为,“到国外去,最重要的是知道当地的民风民俗,他们的喜好,他们喜好的颜色、式样。这样才能够做出好的东西,才能够实用,因为厨房是非常实用的东西。”
原罪二:出口产品定位过低
从国内知名的橱柜企业来看,橱柜生产制造所采用的设备已经与欧美、德国等中型橱柜企业相当。据了解,海尔橱柜的生产设备全部引进了德国豪迈顶级设备,此外,除了柜体是国产外,90%的门板以及几乎所有的五金配件等都使用了进口产品。而欧派橱柜也有50%的设备是德国进口的,约有90%以上的主材料采用了欧洲进口的产品;五金配件方面也多使用奥地利产品。
可以说,从硬件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基本的工艺水平也相差无几。但是,另一个现象却是,国内的橱柜出口到国外市场基本定位在中低端产品的位置,欧美一套橱柜以6000—12000美元为主流,中国则以1000—2000美元为主流厨柜。
对此,John William Avram先生也曾表示不理解,“中国的橱柜企业很多,工艺标准大多是欧洲的,有能力做好产品,但是他们在国际市场上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橱柜企业看到了这点,知名品牌皮阿诺橱柜的董事长马礼斌的观点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他认为,在国内的成本一年比一年上升的背景下,出口国际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产品定位,持续去做一些低附加值且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品发展是非常艰难。
橱柜出口业务受重视 奥运年期待新发展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橱柜企业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其中蕴藏的商机不可估量。为了突破橱柜行业一直以来的设计瓶颈,欧派、科宝等橱柜企业均成立了自己的原创设计中心,并通过聘请德国、意大利等设计外援增强自身设计能力。
作为橱柜业中最早进行出口企业之一的欧派橱柜,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大关,但其出口业务量仅有数千万元。对此,欧派董事长姚良松表示,“差距是我们向前的动力。目前中国橱柜业的奥运之路,中国橱柜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到世界顶级位置当中,重要的是审时度势拟定‘出口战略’,调整资源配置,加重外向型经营全方位的资源投入。欧派正着手研究大力发展出口的问题,有潜力,但是也有压力和困难,我们要腾出手来,开始两手抓,冀望实现国内外双丰收。”
据悉,在今年六月即将出台的厨卫行业新标准制定中,参编的相关部门也将ISO/CD3055国际标准(即《厨房设备-厨房家具和厨房设备的尺寸协调》)作为重点参考,虽然并非等效采用,但是这对国内的橱柜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引导,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橱柜的产业化发展,更好的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