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羊的成语文化
汉语语言丰富多彩,有关羊的成语也有不少,一些成语背后还有一段不乏幽默感的故事。
羊踏菜园
此成语出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这只是一段趣事,并无深刻寓意。后人即以此比喻惯吃蔬菜者偶食荤腥美食。用于自我调侃,较为妥贴;若用比喻他人,则不无讥讽的戏谑了。
羊头狗肉
这一般多作“挂羊头,卖狗肉”讲,比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这句成语原与羊、狗无关,而与牛、马有染,此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灵公喜让宮中人女扮男装,却极力禁止国人照此办事,但毫无效果。晏子对齐灵公说:“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灵公听从了这个建议,女扮男装被彻底禁止。“羊头狗肉”一语的直接来源是佛教禅宗的典籍《续传灯录》卷三十一,是昙华(公元1103—1163年)禅师的一段话:
虎丘(昙华之师)忌日,拈香曰:“平生没兴,撞着这无意智老的和尚,做尽伎俩,凑泊不得。从此卸却干戈,随分着良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床(禅椅),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虽然,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
从“牛首马肉”到“羊头狗肉”,如何转换,今天已不得而知。
亡羊补牢
这也是今天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成语,此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大意是,看到兔子,再示意猎犬不算晚;羊跑掉后,再去修补羊圈也不为迟。比喻发生错误后若及时加以补救还来得及避免更大损失。羊质虎皮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此成语出自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羊狠狼贪
比喻狠毒贪娶。此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来楚上将军宋义警告屡欲进击秦军的项羽的话:“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使者,皆斩之。”而项羽并未屈服,借机杀死宋义父子,率三军破釜沉舟,一举打败秦军,确立了个人的军中地位。
歧路亡丰
此成语出自《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
反也。’.......G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人就用“歧路亡羊”这句成语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走入迷途,难觅出路。
有关羊的成语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如“羝羊触瀋”,比喻进退两难,取意公羊的角钩在了篱笆之上。此成语出自《易经?大壮》:“羝羊触瀋,嬴其角。”嬴,卡住的意思。又如“告朔饩羊”,是比喻形同虚设的意思,此成语出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受其礼。’”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称“告朔”。诸侯则于每月的朔日(农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并以羊为祭品。但这一制度自鲁文公时已不行,而有司仍供饩羊,所以子贡(端木赐)欲去掉它,而孔子却要保持这一虚有的礼制,于是就有了“告朔饩羊”这个成语。
此外,如“羊落虎口”、“羊肠鸟道”、“如狼牧羊”等成语,虽也各有出处,但意义一望可知。至于“羊毛出在羊身上”、“羊群里的骆驼”等俗语,今天仍活跃于人们生活中,这或许是羊生肖的一种荣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