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看体相

《道德经》,古代重要学术著作,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后来的道教自称源于先秦道家老聃,把其尊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赋予各种宗教解释,作为宣扬道教戒律的依据。

从《道德经》看体相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章老子以车、器、室为示例,提醒人们,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四威仪当中,去觉悟大道的理念。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毂指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这一句是借毂指车意,车由辐、轮、身等部件构成,部件是现相,车是部件合和之假名,部件又是理体一和相,理体都是“空无”,所以,“当其无”这个无,是指理体,理体即是“道体”。当其理体在因缘和合时,则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埴是将土和成泥,而制作成的陶器,泥土是陶器的现相,陶器的理体是空无,同样这个理体“无”在因缘和合时,则有器之用处。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古代院落由外向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户牖就是现在所说的房子。门窗等结构都是房子的现相,房子的理体是空无,理体无在因缘和合时,则有房子的作用。

一切事物都离不开体、相、用三个方面。“有”是指不同的现相,“无”是指本有的理体。“有”是“无”的相和用,“无”是“有”的理体。不管现相有多少个“有”,理体只有一个“无”。如上面所说“无”在不同条件下可成为车;“无”在不同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器;“无”在不不同条件下还可以成为室。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相和用,如《心经》所说的五阴色、受、想、行、识等,都属于有。“利”是利害,“无”是理体。意为众生有心去作这个利于自己或伤害自己的事情,那么理体“无”都会随顺众生,显现不同的现相,而起不同的作用。

佛法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个心意为“有”,是指识心,即受、想、行、识;是心是佛这个心意为“无”,指的是本心。有什么识心,本心“无”,就会随顺显现相应的现相,相应的作用,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佛法以“唯识所变”跟我们讲十法界的因行:佛的因是清净平等,一念不生,朗然大觉,这是佛。菩萨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菩萨的心安住在六波罗蜜。缘觉和声闻是指小乘圣人,缘觉心安住在十二因缘法上,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声闻安住在四谛苦、集、灭、道。天道安住在十善、四无量心。人道安住在五戒,五戒里面也有十善。三恶道,饿鬼的心住在贪,悭贪;畜生心愚痴,住在愚痴里头,住就是执着分别;地狱是嫉妒、瞋恚。如果与三途六道相应,那就是搞六道三途,这叫“是心作”。是心作佛,是心作菩萨,是心作天,是心作人,是心作饿鬼,作地狱,作畜生。这个作的心,就是识,八识也叫心。所以,“是心作佛”跟“是心是佛”,这两个心不是一个讲法。“是心作”那个心是识心,是唯识所变。“是心是”那个心是真心,是真心“无”,是真如本性。所以从性上讲,万法圆融,万法是一,大乘佛法常讲“万法归一”,一就是一真,万法确实是一。可是从识里面讲那就变成万,一就会变成万,变成无量无边。理事如是,经典把这些理、把这些事,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让我们了解之后,我们才会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怎样帮助自己,怎样帮助一切众生,这些就都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