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让其产生自信 < 免费电子书下载 < 点点记在线电子书
在前面的勇气条目中,对自信问题已经有过大致的接触,其中叙述过勇气就是对自信的超越。认为建立了自信就能产生勇气,所以不是能够做好谁也没有干过的新事情就是有勇气。那里想强调的是:不管怎样先鼓起勇气干一下,就会由此而产生自信,自信又会进一步导致下一次的勇气。
那么,自信是什么呢?怎样做才能建立自信呢?现在就来详细说明一下。
所谓自信,就是"相信能够做的可能性"。可能性就是到达成功的难度与克服困难的自我能力的平衡问题。而且,自信始终是主观的东西,不是由逻辑决定的。
所谓自信,只是在"总会有办法"的乐观状态下才能存在。应当说自信就是人们的自尊心,就是消除了劣等感,而且可以说自信心的提高就是对正在提高的能力的认识。
社会上存在没有自信心或自信心消失了的人。他们是人的最可怜的状态,是失去了生活希望而又不能自杀的人。为了挽救这样的人,人们认为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使用催眠暗示法令其产生自信。为什么会造成那种可怜状态呢?原因是那个人从儿童时候起就完全是在"不行""不行"的否定语言中生活,抱有强烈的自卑感,而且一旦做了什么失败的事,就被大声斥责无能。于是,其中很多人不但没有因此而发奋,反而因此而逐步丧失了自信。
以前没有严重丧失自信,但或大或小表现出自信不足的人,严重地存在着一种对什么事情也缺乏信心的精神状态,甘于现状,懦弱,因而期望其发挥创造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什么时候也只是看着别人说话,屈从于权威,对上级阿谀奉承,对下一级以规则为借口乱摆架子。
与上述状态相反,一旦对事情建立起自信来,人就会发展与成长。这样的人独立精神很强,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工作,而且追求能够更多地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场所。在一定的场合下甚至表现为"得意忘形"这种不好的方面,而且会导致被其他人评价为骄傲自满。尽管从名牌学校毕业的学生未必全都好,然而能够进入自己希望的学校,从而增强自信,在此基础上逐渐鼓起劲来,这也是值得给予积极评价的一面,这也可以说是通过努力而自觉到了自信的增加。
与失去自信的可怜相比,不管怎样被称之为"骄傲自满"或是"自信过剩",但始终还是自信。但是,这种自信必须与敢于做新事物的勇气联系起来,那样就一定不管遇到什么闲话也能保持强烈的自信。令人讨厌的是在做新的事情时,先是自己削弱了自信心,心里总掂记着别人的闲话,左顾右盼,坐立不安。与这种状态相比,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更好一些。就是说,即使被人称为自信过剩,也抱着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骄傲或自信大胆的向前闯,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精神。是骄傲自大,还是真正的自信,这要由成果和事实来决定。
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成功的体验呢?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自信心的根源来自于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是人最大的有利条件。如何才能克服遇到的困难和危险这种自我经验能够帮助自己培育自信,而且做的事情如果一件件都取得了成功,那么会尝甜头后进一步鼓起实战精神,才是自信与勇气的源泉。
这仍然属于一种反馈,而这种反馈必须经常是积极肯定的东西。就是说,开始时,非常乐观地拿出勇气,用十分灵活的心境和适当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成功时会多少带来一种表现了自己能力的自信,从而构成下次勇气的根源。这时,如果没有达到成功,即使被认为是失败了,也必须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精神"从失败中学习"。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种经验一定要象由自信心产生的积极反馈那样,对下次行动产生激励作用(从让其认识到成功的可能性上说)。因而,如果有丧失自信的担心,就让他去做下一次一定能成功的工作,以便让他取得自信。这是培育,因而对失败不能有丝毫的责备。当认识到:"本人连这样的事情都没有做好!"正处在失败的痛苦或深刻反省中,所以到了这种时候,上级就没有必要说三道四了。与其说三道四地批语,还不如暂时放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下次行动的激励上。
上一节目 录下一节□作者:郭俊琴等编著
感谢作者郭俊琴等授权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http://www.dd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