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与性格究竟有关系吗?
血型影响性格?
信度效度不可靠
19世纪70年代,西方曾做过严格的血型与性格的心理测试,发现其信度和效度是不可靠的。
“实际上,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不是很大。”北京今雨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心理咨询师林松说:“血性影响性格的学说,是对血型的过分推崇。”
林松介绍,对血型和性格关系的研究最早兴起于西方,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日本和韩国。日本有调查显示,80%的年轻人相信血型决定性格,可以作为选择职业和配偶的参考。“如果从心理测评的角度来说,这种观点是一种倒退。”20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就提出人体的四种体液对性格的影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黑胆汁质),在当时这是一种进步,认为人类本身的体液是性格和疾病的制造者而不是神。当今的心理研究沿袭了这四种气质(体液)类型的分类,抛弃了体液(血型)决定说,而是从人类行为本身分析气质与性格。如果再提出血型决定性格、人生就是一种人类对自我认知的倒退。
之所以有些人觉得血型说准,原因在于血型性格说的描述是对人类共性的人格特质进行的分类,大部分人都会有这些特质,“当把其中一个或几个特质调出来,被测试的人就会觉得准,其实其它血型的特质描述他可能也有。”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测试大多在网上,觉得准的人才会回帖,并描述自己的感受来加强这种认同,而测试后感觉不准的人很少回帖,所以给人感觉好像准确率很高。
谁在看血型说?
年轻人摇摆期的救命稻草
年轻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比较摇摆,对自己的前进方向不明确,希望有某种引导。他们往往会问:我是谁?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我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
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看血型说和相信血型说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或者从年轻时候就相信的人(血型性格说大致不到100年)。
人在年轻的时候非常需要引导,这种引导可能来自父母、社会、书本、某一偶像、某种信仰或其他的东西。血型性格说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它的神秘,这种神秘适合年轻人探知自我、叛逆、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所以,当他有的人看血型性格说时,可能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无意识地就接受了这种性格划分并重塑自我。而对自己能力很笃定的人,往往只会把血型论当作一种游戏。
别跳进血型说的诅咒
要学会吸取其中的积极暗示
如果盲信了血型影响性格,对个人来说,会受到血型说正面与负面的暗示,限制其发展;信奉血型说的人,对待他人会不自觉地产生“血型歧视”,在没面的情况下,单凭血型进行判断。
人们在彷徨焦虑的时候往往会在外界寻求支持,再次的确认自我,这时候命理、神秘学、人格测试就会吸引焦虑的人群。血型说或星座的标签暗示,影响着被测人的人生的走向,如果幸运的得到积极的暗示,在困难时“他会想起暗示中得到的积极自我”,在以后的人生中抗压力就会提高,就有更有可能走向成功。但如果不幸得到消极的暗示,“人们在消极暗示的影响下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会使心灵的能量降低。”可能就会错过人生中的很多机会。
狼孩:人血型,兽性情
性格形成多受环境影响
性格受遗传(包括血型)影响有多少?目前心理学家、遗传学家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影响是来自于父母的后天教养、家庭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人格主要通过,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三个因素综合的影响下形成。其中环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0-6岁是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19世纪心理学家曾就被野兽抚养长大的狼孩进行研究,狼孩有人类的血型和大脑,但养育教育他的后天的“父母”是野兽,他形成的后天性格就是兽性的。“曾经有社会学家想帮助狼孩恢复人性,但是以失败告终。”
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与确立也会使性格得到不断重塑。所以血型决定性格或影响性格的说法在心理学界基本是不认可的。
性格就像春夏秋冬,没有好坏
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生活中常听到朋友描述某个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这个人“性格好”,那个人“性格不好,不合群”……
林松说:“性格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评价性格好或坏取决于评价者的个人喜好。”性格与成就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在各个领域的成功者各种性格都有。
但性格与成就类型有关,也就是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决定命运发展走向。人格中包含了一个人对外界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决定了这个人如何处事、如何对待自我、如何改造环境、获取资源、创造成功。所以,有些人把会计、统计等做得井井有条,而有些人在创意类工作中才能大展拳脚。
比较流行的霍兰德职业测评,就是根据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判断人才类型,帮助受测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比如不是社会型的人就不善于人际交往,爱因斯坦出门后甚至找不到自己家门,但他却是相对论的创造者,如果让他做社会型的工作,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他一定会碌碌无为。 “所以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优势,要对突出的优势进行管理,完善性格,让性格的不同方面向对平衡一些。达到一种自我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此时不同人格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满足是相通相融的。”
性格不同也能婚姻美满
影响人际的关键不是性格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俩人关系特好,因为他俩性格很像;这俩人关系不好,因为性格不和……
实际上,决定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并不仅仅是性格,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兴趣指向,价值观、人生观、使命感以及在互动人际互动中的满足经验。情侣关系是亲密的人际互动,心有灵犀的感觉是彼此的了解,两个人性格很像,也会有人感觉两个人的性格反差很大,但差异的性格也是一种互补。性格相同与不同不是决定婚姻美满的关键。
“婚姻是否幸福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备拥有婚姻的生理、心灵与物质的能力。对于在不和谐家庭中成长的人,他是否能够处理来自原生家庭消极能量,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的人是否能够发展原生家庭中的积极能量,这与爱人双方的人格的成熟度,爱情、亲情、责任与承诺的能力相关,而不仅仅在于性格相同或互补。”不要将性格是否合适作为交往的前提,而应更注重两个人交往中的互动达成的默契和认同。
戴面具生活感觉很累
升华性格,探求“真我”以提高幸福感
曾有这样的一幅广告:从一幢写字楼里走出了很多男男女女,他们带着不同的面具,有狐狸、猫、狗等。其实,并不是他们要戴着面具,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只好戴着别人给的面具(父母的期望或其他)……
大部分的人都是活在人格面具之下的。有很多人会迷失在人格里,而心灵的成长,实际上就是探求“真我”之路,这是人类对自我探寻的深层需要。找到“真我”的人,他们的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这种幸福并不取决于金钱和成就,而是内心需要的一种满足和快乐。
其实,对血型的关注,积极的一面就是体现了人们渴望探求“真我”的一种动力和尝试,人们开始想了解自己的性格的优势、劣势,并且想加以利用来完善自己、趋利避害甚至指导生活。但是血型论只是一个游戏,并不能代替探求自己的过程,更不能妄下结论。
社会中,能够找到“真我”的人很少,更多的人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求,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戴着“面具”。这个回归“真我”的过程,并不一定需要心理学引导,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佛教中的自性都在诠释着真我的密码,人们通过整合人格的各个侧面以及挖掘心灵深层的真实、珍贵的经验,将其提炼、升华来完成达到探索自我、发展大我、回归真我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