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新兴市场(Emerged Markets),是一个相对概念, 泛指相对成熟或发达市场而言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地区或某一经济体,如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后来兴起的南非、越南、土耳其等等。新兴市场通常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天然资源丰富的特征。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会将生产线移至新兴市场,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向天然资源丰富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买入廉价原材料。新兴市场亦可籍此获得先进生产技术,改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并带动经济发展。
详细解释
简介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 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有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
特征
首先是高成长与高回报。新兴市场公司常常比西方同类公司增长要快,新兴市场的股票定价效率低下为高回报提供了可能。定价效率低下又是由监管阻碍(比如禁止保险公司入市)、缺乏严格受训的证券分析师和投机者占多数等原因造成的。
其次是分散化投资带来的好处。新兴市场的出现拓宽了可选择投资品种的范围,这使得投资组合进行全球性分散化经营成为了可能。
第三是反经济周期的特性。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所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西方发达国家迥然不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公司盈利循环周期与西方国家的股票指数相关度很低,有的甚至是负相关,因此,在欧美出现不利的经济循环时,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可以有效对冲掉上述不利影响。
第四是市场规模普遍偏小。例如,整个菲律宾股票市场的市值还没有美国杜邦一家公司的市值大。
第五是投机者和追涨杀跌的投资者占多数,这种投资者结构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西方经典的股票估值技术在新兴市场常常不适用,股票的定价通常取决于投资者的情绪。
第六是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普遍不成熟。比如在巴西,投资者把好的公司和好的股票混为一谈,不考虑价格因素;而在我国,也有许多投资者认为越便宜的股票越有价值,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作用
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发展历史
从一般意义上讲,新兴市场的出现,并不是什么新现象。自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在英国率先发生产业革命后的150年期间,先是美、法、德相继崛起,继而日、俄等国追赶上来。这些国家,在当时,对老牌帝国英国来说,都是新兴市场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致力于改变落后贫困面貌的艰难过程中,前进步伐的快慢大不相同。其中位于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起飞,其经济高速增长,仅仅用了大约20年时间,到80年代基本上完成工业化,被称为新兴工业经济体。当今所说的新兴市场国家,是继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新兴市场国家之后的又一批新兴国家。它们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兴起的,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与过去历次相比,大不相同。
此轮兴起的新兴市场数目众多
不像过去一定时期只有一两个或少数几个,此轮兴起的新兴市场成为一个群体。1993年9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推出“国家出口战略”时曾提到美国将以经济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10个新兴市场为主要贸易对象,它们是: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南非、波兰、土耳其、中国、印度、印尼、韩国。进如21世纪,西方媒体和经济学家论及新兴市场时,所提到的国家就更多了。如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6年)载文提到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有32个。美国《纽约时报》(2007年)载文称,新兴市场有26个。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7年6月)发表世界银行前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的文章称,新兴经济体“包括大约30个中等收入或贪困国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估计不是像克林顿当年从美国与之发展对外贸易关系的角度,而是从世界力量对比、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治理的角度提出的。
几个大国受到特别重视
不论新兴经济体数目有多少,特别重视的仅其中几个大国,即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及南非等。早在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们就把四个最大的新兴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专门提出一并冠以BRICs(即“金砖四国”)的称号。这些国家皆具有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大的特征。它们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影响之巨不言而喻。
地域分布广泛
本轮兴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拉美各大洲以及东欧、中亚、中东等各地区,且都是各地区的主要国家和各自地区经济组织的核心成员,这与过去的新兴国家只限于某一地区(西欧、北美或东亚)也不相同。它们与其他成员经济关系密切,对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贸易合作关系迅速加强
本轮兴起的新兴市场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美国高盛公司曾提出,BRICs四国之间互补性强,关系密切。它们有可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年8月)载文,援引经济界人士话语:“这四国都保持着高经济增长率,而且它们之间己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和印度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给俄罗斯和巴西注入了资金,其中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而巴西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大国与其他新兴市场之间经济互补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也正日益增强。
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具有上述种种特点,虽然它们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意识形态等各不相同,但它们在全球国家分类中,被视为单独一类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过去把全世界国家分为三大类:先进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从2004年开始,将全世界国家重分为两大类:先进经济体(包括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兴起原因
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比较
近20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如1988—1997和1998—2007这两个十年期间,世界实际GDP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4%和4.1%,而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1%和5.9%,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例如,在这20年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0%,印度约为6%。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更要高得多。在上述两个十年间,后者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2.9%和2.6%。即使增长率较低的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率也高于这个水平。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发表文章谈到近几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时说:“在老的发达国家,这是一个经济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大的时代。在新兴世界,新兴经济体目前的经济增长是最快的。” 促使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经济快速或高速增长的原因如下:
已经经过一定的发展历程
首先,这些新兴市场,在其开始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之前,都已走过了一段不算太短的发展路程。即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们获得独立时算起,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三四十年。如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国,更早在19世纪初就已获得政治独立。至于俄罗斯,其前身苏联,经济有了更高度的发展。总之,这些国家在其经济快速增长之前,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科技、教育事业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为其快速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经历过重大的波折,吸取了宝贵经验教训
其次,这些国家在其不算短的发展过程中,都在寻找最适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间,有得有失。不少国家都遭受这样或那样的重大挫折,如中国长达十年的浩劫,拉丁美洲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债务危机,俄罗斯更是十年之久的转轨期的沉沦。这些国家都从它们本身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中获得了了宝贵的经验,更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多方面的。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和顺应世界的潮流,以适当的步骤,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走出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构建有本国特色的经济模式。这样做了的国家,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振兴之路。
拥有有利的发展历史条件
最后,具有有利的世界历史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斗争的局面成为历史,两个互相平行、互相隔绝的市场开始结合成统一的大市场,世界真正迈进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商品、资本、服务、人员及科技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规模逐步扩大,各国间经济的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互联网在全球的日益普及为世界各国间更加紧密的交往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手段,跨国公司的新一轮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这一切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来说,更是如此。那些拥有相当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实行适当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国家有更大的可能,抓住这个历史新时期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一切有益的东西,趁势而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积累率和投资率,提高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新兴市场国家。
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是新兴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则是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源。
发展内涵
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对比
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只是一种现象,其内涵简而言之,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 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是生产力进步推动下的自然过程。农业经济是停滞的或发展十分缓慢的,只有实行工业化,转向工业经济,才会出现快速增长。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跃进式发展。这就是它们实行工业化的时期。当时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业,工业生产迅猛增长。发展中国家独立之初,也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它们也面临着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就先走了这一步。今天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也正在走这一步。
但是,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的内容和完成工业化的标准也不相同,这些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当初英国实行工业化时,主要是发展轻工业和纺织工业。过去有人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或工业劳动力数量超过农业,这个国家就算是完成工业化了。如按这个标准,英国早在19世纪上半期,就完成工业化了;后来美、德等国进行工业化时,它们首先发展的也是轻工纺织业,但当时已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之时,它们以更大力量发展重化工业,以及当时作为新兴产业的电机、石油和更先进的机器制造业。美、德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化时,不仅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而且这些新兴部门已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整个经济的主导产业。
再看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工业化起步并加快进行时,正值战后新科技革命高潮涌起之时,它们起初也曾发展纺织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但时间不长,很快就转向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及飞机引擎等。当它们于20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时,不仅工业生产和就业人数早已大大超过农业,而且工业中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更大大增长,成为这些新兴工业经济体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它们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出口一般的制成品,而且,其中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也愈益提高。
目前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基本内涵仍然是推进工业化。但此时与“四小龙”崛起的历史时期又大不相同。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掀起高潮,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中,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了传统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经济从工业经济转变成知识经济,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在这一新时期,新兴国家的工业化,更不能沿着老工业国走过的老路,亦步亦趋地前进,而必须在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和基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实行信息化。信息经济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在其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有更大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而且,这些服务业也不再是传统的商业、运输业等服务业,而是采用信息技术的、高效的、多样化的服务业。新兴市场国同样也必须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总之,今天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并举,互相促进的发展过程。这种工业化与传统的工业化不同,它是一种跨越式工业化。其实,过去经历过的工业化,也都有某种跨越性特点。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点,后来的工业化水平才更高,发展势头也更强劲,速度也更快。目前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与过去不同的是其跨越度更大。进行这种新型工业化,一方面,其难度会更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根据过去经验,这些国家走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可能,而且速度会更快,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而这种新型工业化的进度应以怎样的指标来衡量,怎样才算完成,何时才能完成,更是需要多方研究的一个新兴课题。目前多数人关注的更多的是新型国家的GDP总量何时才能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这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的特点和进程,虽有联系,但是不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持续发展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提出四大新兴国家(BRICs)时曾提到,如果这四国经济发展顺利,那么,在2025年之前,其CDP将超过六个主要发达国家(即G-7除去加拿大)的1/2。40年内,则将超过这六大国。该公司经济学家曾预测,到2040年中国将成为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到那时,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经济体中,将有五个是新兴经济体,即“金砖四国”加上墨西哥,如果按美元计算,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将大于G-7(英国《经济专家》周刊,2006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后五年,新兴经济体的年均增长率为6.8%,而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7%,照此下去,在20年时间里,新兴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占全球产业的2/3。不过,这些预测都设有前提条件:“如果这四国发展顺利”,“如果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增长的政策”…等等。 2003年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渡过又一次衰退后,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经济也有了起色。根据历史经验,这一增长周期仍将持续几年。这种形势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利。新兴国家增长率的提高与此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世界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这对进口石油的国家不利,但对石油出口国家,如俄罗斯以及海湾地区、非洲、拉丁美洲的石油出口国来说,则是十分有利的。
对于新兴国家发展来说,无论是周期波动,或是诸如石油价格变动之类的个别因素,尽管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快速发展的长期趋势,更不会中断这种趋势。从历史经验得知,当一个国家已走上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轨道,它都会持续进行下去,以至最后基本完成工业化。以产业革命为起点的英国、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以及20世纪60年代实行出口战略的韩国等,都经历过超越经济周期的较长快速增长期。这并不是说在这些国家经济周期已经不存在,而是其周期波动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工业化快速进行的脚步。现在的新兴市场国家、地区也将如此。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6年9月)载文,把当今新兴经济体加速增长带动世界人均GDP大幅提高的状况与1950—1973年的“黄金时代”和1870—1913年的工业革命时期相比,认为21世纪头十年世界平均收入的增长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快的。提到,“只要新兴经济体迈向自由开放的市场,保持健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发展更好的教育体系,它们的长期前景被看好。”美国耶鲁大学数理学院教授杰弗里.加腾认为:“新兴市场已从全球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后发达国家免不了要发生经济衰退,这也会对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但是,新兴市场国家不大可能单独爆发大范围的危机。”(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月)。
如前所述,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充满活力,是由它们进行改革开放推进和激发的。但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会有新问题和新困难出现。必须进一步深入进行改革,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着社会分配不公,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贫困人口大量存在,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教育和医疗落后等问题,且官僚主义和贪腐现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相当普遍,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各方面矛盾激化,妨碍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这些问题在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已引起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有可能逐步减轻和解决。
影响及意义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过长短不等的一段路程,时至今日,它们在经济水平、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等各方面,大体上是处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它们与发达国家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互补性都愈益增强,从而与这些不同类别国家的相互经济关系都在迅速加强。 具体地说,新兴国家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可归纳如下:
新兴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上世纪80年代,人们认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美国和日本,90年代主要是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全球经济的推动力也已明显减弱,而新兴市场的国家,特别是中国等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新兴国家,所起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显著加强。
新兴市场是巨大的商品供应国和销售市场
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迅速提高,在过去十年中,已从约27%增长到33%以上,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提供它们所需的原材料、能源和价廉物美的各种制成品,又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从这种商品贸易中,双方都获益匪浅。特别是对最大的消费国美国来说,廉价商品的进口,不仅满足了其消费需求,且对其通货膨胀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至于经济长期低迷的日本,近年来经济的复苏,也是与它同中国和东亚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进出口贸易是分不开的。新兴国家生产的快速增长,对能源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的需求愈益增加,这必然对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市场的供求关系带来新的变化,特别是中印等新兴大国,正在一方面采取措施,开发国内资源,另一方面,与石油和原材料生产国,主要是其他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中的石油和原材料生产国加强合作,这种合作,对促进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是全球资本的重要流入对象
据耶鲁大学加腾教授的分析,自1997年以来至今的十年间,流入这些市场的资本性质在发生变化。与90年代不同,这一次不是股票债券投机,而是国外直接投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近年来,这些国家净外来投资增加了92%,股票债券的净投资额略有下降。目前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大跨国公司纷纷计划今后大幅增加在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直接投资。西方大企业将业务外包给新兴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规现象。
新兴市场的带动作用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对外投资 加腾把这些国家的“本土跨国公司”的增多看作是一个“关键变化”。他说,直至20世纪末,这类公司还是凤毛麟角,如今,主要国家的各行各业已经出现了1000多家新兴的热门企业。它们能获取全球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同时也以低成本为当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有些则带动当地的革新。许多公司将与西方企业建立联系,创建浑然一体的全球性企业。作为一种新类别的企业,它们将拉近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关系(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月)。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快速发展和它们对外经济关系的加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积极因素,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从中受益。
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当代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没有它们的参与,是难以解决的。早在1999年就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组建了20国集团,虽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团”,而只是一个论坛式组织,但这也被认为是新兴国家作为新的国家群体出现在当代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标识。在WTO“多哈回合”谈判中,以印度、巴西、中国等新兴大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反对美欧等国对其农业提供巨额补贴、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立场,更显示了新兴国家积极作用的加强。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都意识到这一点,如八国集团每年召开的首脑会议,从2005年起,邀请巴西、印度、中国、南非、墨西哥等国列席,表明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全球治理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中将扮演愈益重要的角色。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其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是发展中国家于半个多世纪前获得政治独立后,又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飞跃,虽然这一过程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它无疑预示世界又一新时期即将来临
存在问题
第一是信息少。监管机关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督查不够,有的国家的宏观数据、资本市场数据和行业数据也值得怀疑。对于证券分析师来说,信息少意味着猜的工作(guesswork)增加。
第二是有疑问的交易实践。内幕交易、提前交易(front-running,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老鼠仓)和劣质执行在新兴市场非常普遍。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曾经这样评论捷克共和国存在的问题:“捷克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之一不是缺少书面上的法律,而是缺少执行。”
第三是不透明的会计标准。证券分析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对比同处一个行业的相似公司的优缺点,这就要求被分析公司必须使用一致的会计方法。现在,全世界的监管者都在寻找统一会计记账标准的方法,我国是从今年1月1日起要求上市公司按照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披露报表。
第四是可对比的公司较少。美国市场如此之大以至于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数个可对比公司,而新兴市场公司则几乎找不到一家可对比分析的公司,分析师不得不把泰国的电信公司和印尼、印度和波兰的电信公司比较。鉴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多变的会计系统,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第五是不重视提升股东价值。这种公司往往属于家族企业,他们与美国投资者的理念明显不同,他们不是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家族在公司的权力稳固。
第六是流动性比较差。大的机构投资者偏好交易活跃的股票使得他们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进出。新兴市场股票的交易量普遍不大,这阻碍了大的机构投资者大举进行投资的信心。
第七是不确定的注册、结算、清算和托管系统。在一些新兴市场,投资者要面对证券买卖中存在的注册、结算和托管风险,而这些风险在发达市场是很罕见的。在某些国家,证券是采用电子记账的形式,而不是纸质票证的形式,这就加大了管理作假的风险。我国曾经发生的“327”事件,长虹禁售股提前上市和管理层持股提前抛售等情况都属于此类。
第八是小股东权力小。华尔街有一句谚语:“小股东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这句谚语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而流传开来,因为小股东在新兴市场享有的权利要比在美国少很多。小股东对管理层行动的影响微乎其微,小股东对于遭受的不公平对待几乎没有追偿权。为了表示抗议,他们除了选择卖出,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