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无车日

基本解释

   无车日,是指每年的9月22日。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里弃用私家车,这一天,成为法国的“市内无汽车日”,也注定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日子。

详细解释



   无车日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将于2007年9月16日至9月22日开展,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据悉,活动期间,北京、上海、青岛等已签署承诺书的一百零八个城市的政府领导将带头“拒绝”小汽车,采用并鼓励民众也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无车日活动将是整个公共交通周活动的高潮

  9月22日7点至19点之间,上述城市将划定一个或数个有影响的区域(道路)作为无小汽车区,这些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其他公共交通开放。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31日在此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很多城市为了解决小汽车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盲目修桥、扩路,挤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希望通过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有效制止城市决策者盲目压缩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错误,并进一步推进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

  无车日活动源于法国巴黎

  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民众自发在这一天里弃用私家车。目前,无车日活动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环保运动。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首个、亚洲第二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

  “世界无车日”活动最早起源1998年的法国。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随后,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南美和亚洲不少城市竞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至今,国际上已有超过1000个城市开展过“无车日”活动

  世界无车日的起源

  当许多欧洲城市面临着由于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时,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In Town,With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的清净。

  这个主张也得到都市居民的热 烈支持,成为全国性的运动。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在9月22日这一天,有些城镇限制汽车进入,只允许公共交通、无污染交通工具、自行车和行人进城。这个让城市得到片刻喘息的运动很快席卷了欧洲。

  一年后, 1999年9月22日,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第一届“无车日”活动。2000年2月,法国首创的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欧盟的14个成员国和其他12个欧洲国家决定加入欧洲无车日运动。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7个国家的近1500个城镇参与其中。现在越来越多亚洲和南美洲国家的城市也开始推广这项活动。

  刚刚步入“汽车社会”的中国也很快“引进”了无车日活动,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2002年,台北也将无车日选在了9月22日。北京、上海、武汉等众多城市也开始开展“无车日”的宣传。

  国际无车日

  “国际无车日”诞生于1998年的法国,时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弃用私家车。一年后的同一天,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无车日”活动。之后的2000年,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9月22日成了“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全球前后有1488座城市加入了这一活动。诞生于19世纪最后10年的汽车,曾经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步入21世纪,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开始实现拥有汽车的梦想,但与此同时,现实的拥堵、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人们的生活。一则数据显示,驾驶一辆排量为1.6升的轿车,每天行驶里程在50公里左右,一年下来就是1.8万公里,以百公里10升的平均油耗计算,一年耗油就是1800升。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41万辆,而且每天新增机动车1000辆。这样算下来,汽车消耗的能源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汽车被称为“城市杀手”,除了交通事故之外,污染更是无处不在。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预测显示,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得中国GDP被抵消掉5%。中国的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国务院不允许家庭成员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国某些城市任职。汽车拥堵正损害着城市的“机体”。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算了这样一笔账:北京一年堵车大概造成60亿元损失,平均一个北京人每天损失1.1元钱,一年损失400元。倡导无车日,号召人们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就近步行,首先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人们为了便于出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

  “世界无车日”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要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9月22日这一天,让我们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来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毋庸置疑,车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而“无车日”并不是要禁车,而是来用这一日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能不能换一个更节约的方式来生存和发展。让人与车、车与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

  节日意义

  在人类的第一部轿车问世113年之际,在全球轿车总数逼近5亿辆之时,反省和批判轿车的志士仁人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凝结为一个有形的成果:世界上第一个无车日于1998年9月22日在法国诞生了。短短的几年内,无车日迅速席卷欧洲并蔓延到中东、南美、亚洲,乃至中国的台北和成都。

  这对于与轿车刚刚开始蜜月之旅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我们要不要建立自己的无车日———不是一个城市,而是百个城池,不仅省会,而且首都!

  中国毫无疑问应该回应欧洲人在世纪末叶发出的这一时代强音。无车日诞生在欧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欧洲人在深刻反省自己的父辈在数百年间创造出的工商文明。落后民族比之发达国家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是它可以观察先行者的路径和足迹,审视先行者的弯路和误区。发达国家中的批判声音,对于后来者是弥足珍贵的。

  无车日是什么?是一个小小的、然而伟大的试验。说其小小,是因为其成本低廉。我们将一年中的364天都拱手送给了轿车,任凭轿车去占据“道路霸权”,放弃一天还不行吗?即使说一个都市放弃轿车哪怕一天都有代价,毕竟只是一年中的一天,成本绝不能说是高昂。说其伟大,则是因为它在身体力行地从事一项事关重大的城市交通方式的比较。

  10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活动

  “城市应该是人的城市,而不是车的城市。”根据建设部计划,9月16日至22日,全国将迎来首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08个城市承诺参加活动。活动期间,参加城市将以各种方式鼓励市民利用公交、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22日的“无车日”活动将是整个公共交通周的高潮,当天7时至19时,各城市都将划定一个或数个有影响的区域作为无小汽车区,也可将全市范围作为无小汽车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或公交车辆开放。

  中国2008年无车日

  全世界已有2000多个城镇在9月22日举办过“无车日活动”。我国在2007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期间,有110个城市开展了“无车日活动”。“无车日”成为展现现代交通文明理念、推行合理的交通解决方案、表明政府发展绿色交通的态度和决心、展示和校验城市交通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的重要机会。

  宣传目的

  在中国城市开展无车日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绿色交通,促进能源节约和减少污染;鼓励政府采取行动改善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环境,完善公交服务;提高公众对使用小汽车出行带来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的认识,鼓励绿色出行;促进城市交通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奥运

  随着29届奥运会的成功落幕,北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让市民享受了久违的畅通和洁净的天空。实行单双号交通限行并封存部分公车后,北京市每天有100多万辆车被禁止上路,减少小汽车出行无疑是城市交通状况改善和污染控制的最有效措施,也为我国城市重新思考交通发展模式做了最好的试验。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持续增加步行区、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道,鼓励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正成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选择。

  影响国家安全

  依赖小汽车交通的社会就意味着是一个依赖石油燃料的社会。现代社会的交通服务已成为耗能的主要领域。我国交通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30%,已日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我国石油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长,交通耗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并逐步对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产生威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正处于城镇化和机动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面对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急剧上升的交通能耗、日益加剧的交通污染、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以及由此伴随而来的经济损失和城市发展活力的丧失,必须选择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求,有助于节能减排、集约节约用地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让“无车日”给城市一个机会!

  无车日有望减排3000吨废气

  建设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77亿,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300万辆,私人汽车数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交通能耗已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仅为10.6平方米,远低于国外15到20平方米的人均水平。搭乘公交出行的比例也只有20%左右,交通拥挤现象严重。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据测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希望未来市民通过公交出行的比例能达到50%。(记者 王娟)

  北京公共交通周活动计划

  ●16日“主题宣传日”市领导将乘坐公共交通,公交、地铁的车站和车辆上将张贴宣传材料,在二环、三环、两广路、平安大街上将选择场站、路口设宣传站

  ●17日“文明乘车日”号召文明乘车、排队上下车。组织文明乘车监督员维护重点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乘车秩序,排队上下车

  ●18日“快捷公交日”密云、怀柔、顺义、平谷新开4条郊区快速公交线

  ●19日“绿色公交日”新增、更新符合欧Ⅲ、欧Ⅳ排放标准的公交车辆投入使用

  ●20日“新线开通日”举行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仪式。新开、调整15条公交线路,方便小区居民出行

  ●21日“文明服务日”志愿者到公交、地铁车站开展志愿服务,为乘客提供咨询、指路服务

  ●22日“无车日”划定天桥至珠市口、王府井至八面槽从7时至19时为无小汽车区域,只允许公共交通出行

  节日反思

  现代社会恐怕已经离不开汽车,但是汽车的各类污染的确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迫使人们不得不在便捷和环保之间取得一种恰当的平衡。“无车日”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空气污染也并未因此真正减少,但却展现给人们另一种久违了的生活体验:没有堵车的苦恼、没有噪音的烦躁、回归自然的畅快……。英国交通部的艾伦·怀特黑德指出:“我们应该从‘无车日’活动中得到启示,重新发现一些城镇中心,并考虑采用最合适的交通工具。政府已经了解到‘共乘小汽车’的益处,知道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车的人改进有关设施的许多好处。”“无车日”活动并不是反对人们购买和使用小汽车,而是通过鼓励市民放弃私家车改乘公交车、近距离出行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这种方式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告诫人们保护环境要从每个人的日常出行做起,它的精神意义大于物质效果。

  为克服汽车带来的弊端,各国有多方面的努力。例如,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量、尾气二氧化碳及未燃尽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有严格规定,否则不能进入销售市场,从2000年起禁止销售含铅汽油;法国正考虑把汽车的环保标准系数与售价和保险费挂钩;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开发燃料零污染的洁净车,等等。所以,即使“无车日”的形式有什么变化,人类为环保而斗争的本质依旧,因为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要求。

  最高境界

  2009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将于9月22日举行,活动主题是“健康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根据当地媒体报道,福州、广州、西安、上海等城市都围绕这一主题安排了实施方案。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介绍,很多城市虽然在道路里程、标准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道路空间分配不平衡,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认为,此前,各地发生的多起斑马线行人伤害事故,以及兰州老人斑马线砸车事件,都证明了当前大城市交通中行人的弱势地位。 同样,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也令人担忧。以北京为例,与机动车隔绝的自行车专用道成了稀缺资源,最常见的景象是在辅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像玩惊险杂技一样穿行在汽车之间:左边是辅路车位上停着的汽车,右边是辅路上开着的汽车,自行车车把几乎挨着反光镜,当辅路汽车右转弯时更是险象环生。从这个角度看,“健康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需要一个更重要的定语――安全。汽车社会中,如果不能尽最大可能保护行人和自行车出行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就显得有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李秉仁介绍,据中国城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推算,居民每天的出行中适于自行车交通的比例一般能达到50%-60%。实际上,现阶段,居民出行方式的确定更多是出于对经济性、舒适性、准时性等多方考量后的选择。在无车日中,平日就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人仍旧会保持绿色出行方式,关键是平时有车开、有车坐的人如何转变出行方式。 对于城市中日渐壮大的私家车一族来说,在无车日这一天中放弃驾车出行容易,但在平日里转变出行方式就难了。近几年北京的公交建设虽然快马加鞭,但对比香港等城市仍有巨大的差距。在这种背景下,不能依靠行政强制手段逼有车一族挤公交。城市管理者要在提升公交吸引力上下功夫。同时,要利用经济杠杆逐步加大私车出行与绿色出行之间的成本差,用私家车缴的税费养公交车、自行车道等硬件建设。另外,还应大力宣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性,让老百姓提升对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的关注。 据当地媒体报道,无车日活动当天,广州市政府机关小客车、事业单位的非营运小客车除保留10%(10辆以下单位保留1辆)应急公务车外,全部车辆入库封存。这无疑是逼着平日里有车坐的公务员体验一下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步行、搭乘公交车出行或者骑自行车出行。好是好,可就9月22日这一天执行恐怕老百姓会觉得“不过瘾”。从深化公车改革、推进节能减排、改变政府职能和作风的多个角度考量,公务员都应在日常也争当绿色出行的表率。因此,各地领导选择公交、步行、自行车出行最好别局限在9月22日这一天,按照老百姓的期望,对公务员们来说,一年365天,天天应当是无车日。 其实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从这个角度看,象征性的无车日根本无法抵御汽车社会滚滚向前的步伐。倒是开幕的法兰克福车展上,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火热带给我们一些解决矛盾的灵感:对现代社会来说,无车是不现实的,用零排放、零油耗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人、自然、汽车的和谐发展却是有可能的。因此,无车日的最高境界不是大城市真的与汽车说再见,而是借助这种夸张的“群体行为艺术”形式,引起人们对传统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警惕。无车日的最高境界不是消灭汽车文明,而是让人、车、自然在科技进步和自律意识的作用下更加和谐地发展。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