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eat no rice but is of the finest quality, nor meat but is finely minced
成语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成语举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 由中国女人的脚……》)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分句;含褒义,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成语结构:复句式产生年代:古代
春秋时期,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