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不谋而合
众说纷纭
fit without prior consultation
成语解释: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成语举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或训鬓发,或训头饰,干宝更以为马髴,与我所想象的,正不谋而同。”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想法、行动一致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大乱,军阀混战,韩遂与马腾各自争霸,曹操派钟繇去监督他们,命他们各派一子到京城做人质。后来马超韩遂等惶惶不安,决定共同对付曹操,推举韩遂为都督。韩遂的部将阎行反对起兵:“现在关中各将不谋而同,好像老天命定如此。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