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沉姓
姓氏起源
郡望堂号
家乘谱牒
迁徙分布
拼写规则
QQ头像
姓氏名人
  •  沉姓来源

    沉姓起源

    沉氏本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季之后,封于“汝南平舆之沉亭”,为沉国,传至18世,因逆晋于鲁定公四年为晋使蔡所灭,其子奔楚为司马,后来复国失败,遂以国为姓,此为沉姓之始。

  •  沉姓郡望堂号

    郡望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堂号

    吴兴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梦溪堂:宋朝时沈括博学能文,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他对天文,历算,方志,音乐,医药无所不通。他开始制造了浑天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开创了隙机,浑圆两术和弧矢,割圆术的先河。著有《梦溪笔谈》。沉(沈)氏因以“梦溪”为号。

  •  沉姓家乘谱牒

    湖南宁乡沉(沈)氏续修族谱十八卷,(民国)沈子章修,沈俊朝等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沉(沈)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下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湘西沉(沈)氏三修族谱不分卷,(清)沈云阶、沈义辛等纂,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八韵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湘西岱山沉(沈)氏族谱不分卷,(清)沈先觉纂,清咸丰九年(公元1851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沈氐房谱不分卷,(清)沈烈中撰,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四支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洪城沉(沈)氏家谱不分卷,(清)沈拱枢辑,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沉(沈)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8年)文肃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玉祁沉(沈)氏宗谱三十五卷,(清)陈谟编,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玉祁沉(沈)氏宗谱四十卷,(民国)沈瑞炳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享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淮安沉(沈)氏宗谱,(清)沈大炳等修,清咸丰十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暨阳同山沉(沈)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复印件一册(不全)。

    浙江萧山长苍沉(沈)氏续修宗谱十七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承裕堂木刻活字印本抄本补配本十七册,缺第二卷。

    浙江缙云吴兴沉(沈)氏宗谱,(现代)沈晓龙、沈潜等修,1997年铅印本一册。

    浙江缙云沉(沈)氏宗谱(缙云梗堰),(现代)沈升多、沈振玉等修,1998年铅印本一册。

    沈岙潘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

    湖南湘潭沉(沈)氏族谱十八卷,首两卷、末一卷,(民国)沈继福主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清俊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浙江武义武义沉(沈)氏宗谱五卷,(民国)沈双溪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注:

    春秋时期,楚庄王有曾孙名叫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尹(今安徽临泉),又称光尹戌。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当时有个臣叫费无极,楚平王在他的蛊惑下赶走太子建,杀死伍奢父子,逼得伍子胥出奔吴国,后来又勾结另一个大夫鄢将师害死左尹钱宛,钱宛素来以廉洁出名,在楚国很得人心,他的被害在楚国激起了臣民的愤怒,沈尹戌便借助民众的力量,杀死了费无极和鄢将师,他也因此而获得楚人的敬重。沈尹戌的后代也称沉(沈)氏。

    沉(沈)氏有南北二望族,一发详于河南,称为周系;一发祥于南京吴兴,称汉系。沈姓汉系名“宜兴堂”(今浙江吴兴县)。

    汉系宜兴始祖沈荣昌(周系六十七世,又是汉系一世)的裔孙沈启承,南宋高宗绍兴间进士,官福建汀州府知府。沈启承子沈廷辅(太一郎)随父入闽,留居汀州府城,官山西巡按,谏议大夫,为入闽始祖。沈廷辅生八子,分居建阳、宁化,孙散居龙岩、长汀、清流、宁化,延平(南平)、连城、上杭古田。五世孙沈炽(千十七郎)生七子,迁居永定及广东梅州、大埔。

    明初,沈那仔为广州右卫中朗,后迁居兴宁。入粤世系有“三善堂”、“四声堂”。另有一系为五代时从王潮南下入汀州。《吴兴沉(沈)氏五修族谱》载:先世居福建上杭沈家坊。《连城吴兴沉(沈)氏族谱》载:宋末湖州吴兴沉(沈)氏隐居福建清流丰山,复迁连城,明崇祯年间,沈仲仁、沈道仁因避乱迁居江西宁都。沈十三郎于宋嘉定十年由兴国三寮迁宁都会同里迎坑。清代沈鸿儒迁台湾教授,后代留居台湾。

    出于汝州沉(沈)氏本源的族谱,可参考:

    ①湖北沉(沈)氏家谱,该家谱比较全面(从一房至十房)共一千多页,且有相关照片。记载从周文王后裔一世至今。字派从1993年玉笙族长组织沉(沈)氏家丁通过考证和查阅大量沉(沈)氏资料,已全部统一。从“允”字辈之后是“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从现在开始可延续两千年。原国民党上将(东北海军司令、山东省主席、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后裔也参与家谱编排,很多海外族人也参与,此家谱记录较全。

    ②汝南沉(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八韵世家,亦称吴兴世家)荷荫堂沉(沈)氏宗族谱典,癸酉(1993年)十六世孙玉笙修,谱典分十八门:谱序、谱例、谱源、纶音谱、字派谱、世系谱、户籍谱、名人谱、英杰谱、侨胞谱、烈士节妇谱、严父慈母谱、孝子贤媳谱、荷荫堂记、住址分布概况、艺文谱、继谱记、跋等。

    ③吴兴堂沉(沈)氏四修族谱不分卷,该支源出汝州,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④寿溪沉(沈)氏族谱,自先祖至今已整修谱牒十次,分别是:第一次在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第二次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第三次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第四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第五次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六次在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七次在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第八次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第九次在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第十次在己卯年(公元1999年)整修完毕,为寿溪沉(沈)氏收藏着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族谱分为十二本房谱,即:寿溪沉(沈)氏院头房谱牒、寿溪沉(沈)氏院口房谱牒、寿溪沉(沈)氏深溪房谱牒、寿溪沉(沈)氏新田房谱牒、寿溪沉(沈)氏玄大坑房谱牒、寿溪沉(沈)氏溪坂洋房谱牒、寿溪沉(沈)氏坝头房谱牒、寿溪沉(沈)氏乌门房谱牒、寿溪沉(沈)氏上厝房谱牒、寿溪沉(沈)氏新厝口房谱牒、寿溪沉(沈)氏东后房谱牒、寿溪沉(沈)氏土谷内房谱牒。以上各房谱牒均于1999年10月封谱,并重修祠宇。

    在江西省赣州市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处,均可联系查阅。

  •  沉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沉(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沉(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今河南叶县)。到秦汉时期,沉(沈)氏仍有多人为官,且地位均十分显赫,但也有数人辞官隐居,迁于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等地,从而开始了沉(沈)氏的南迁之旅,并且家族势力日渐扩大,不断兴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各种割据势力互相攻伐,加上“永嘉之乱”,使得中原士族大都南迁,沉(沈)氏族人也先后进入南方几大省份,并在当地不断生息繁衍,形成了“吴兴”郡望。此后沉(沈)氏以“吴兴”郡望为繁衍中心,不断地向四周扩展,至唐朝以前,已散居于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家族日渐繁盛。

    唐宋时期

    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沉(沈)氏族人开始迁播进入闽粤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同时,唐朝沉(沈)氏在中国北方也得以新的发展,郡望与名人高官大量出现,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到了宋朝末年,金军大举南下中原,宋室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北方再次遭受浩劫,迫使中原沉(沈)氏再次南徙,其中赴今福建、广东等地之沉(沈)氏尤多,至明清时期,沉(沈)氏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中国一大姓氏,并有一些族人由东南沿海播迁到海外,沉(沈)氏家族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族。中国的沉(沈)氏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居多,以上地区的沉(沈)氏占到了全国汉族沉(沈)氏人口的绝大多数。

    秦、汉时期

    沉(沈)氏仍有多人为官,且地位均十分显赫,但也有数人辞官隐居,迁于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等地,从而开始了沉(沈)氏的南迁之旅,并且家族势力日渐扩大,不断兴旺。

    汉朝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此为沉(沈)氏南迁之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沉(沈)氏大举南迁之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各种割据势力互相攻伐,加上“永嘉之乱”,使得中原士族大都南迁,沉(沈)氏族人也先后进入南方几大省份,并在当地不断生息繁衍,形成了“吴兴”郡望。此后沉(沈)氏以“吴兴”郡望为繁衍中心,不断地向四周扩展,至唐朝以前,已散居于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家族日渐繁盛。

    唐朝时期

    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沉(沈)氏族人开始迁播进入闽粤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同时,唐朝沉(沈)氏在中国北方也得以新的发展,郡望与名人高官大量出现,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至唐朝,沉(沈)氏已散居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沉(沈)氏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当地沈族人不屑与审同音,变沈字为尤字,即为尤氏,故沈尤一家。

    两宋时期

    到了宋朝末年,金军大举南下中原,宋室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北方再次遭受浩劫,迫使中原沉(沈)氏再次南徙,其中赴今福建、广东等地之沉(沈)氏尤多,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后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八子,分居宁化、龙岩、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后又有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

    明、清时期

    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为沉(沈)氏移居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沉(沈)氏,又有多支迁往,进而又移居海外。沉(沈)氏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中国一大姓氏,并有一些族人由东南沿海播迁到海外,沉(沈)氏家族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族。中国的沉(沈)氏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居多,以上地区的沉(沈)氏占到了全国汉族沉(沈)氏人口的绝大多数。

    沉(沈)氏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叶氏、尤氏均为沉(沈)氏分支,沈、叶、尤三氏均为季载后裔,可以说这三姓实为一家。沉(沈)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约八百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5%。

  •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chén      
  •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 沉傲君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