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晟姓
姓氏起源
郡望堂号
迁徙分布
拼写规则
QQ头像
  •  晟姓来源
    晟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第一帝伏羲氏的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在典籍《三坟》中记载:“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传说,因伏羲氏为汤古氏之子,所以在风姓中要保留族徽,为此风的古体字最早为“颺”。伏羲氏之子居于汤谷,称汤氏,在典籍《海外东经》中证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即“汤”,所以汤氏为伏羲氏的后裔,晟非。

    在汤氏后裔中,有后裔分封在古晟邑(上元邑,今江苏南京),其后分衍出晟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拓跋部后裔长孙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北魏孝文帝元宏时期,以拓跋氏为北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其底细后裔子孙之姓氏为长孙氏。传到北周至隋朝时期,有著名重臣长孙晟。

    长孙晟,公元552~609年,字季晨,河南洛阳人,著名北周政权、隋王朝重臣、军事家。长孙晟在北周时期曾任司卫上士,到隋朝时期出任车骑将军、左勋卫骠骑将军、右骁卫将军等职。长孙晟身形灵巧,特别善于射箭。在史籍《隋书·长孙晟列传》中记载:“长孙晟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文帝杨坚曾夸他:“长孙郎武艺逸群……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在十八岁的时候,长孙晟在北周中任司卫上士、奉车都尉。在史籍《北史·长孙晟传》中记载说,长孙晟当时由于骑射功夫特别出众,突厥人都十分害怕他,“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谓为闪电”,即说他拉弓的声音就和天上打雷一样,他骑马的速度就和闪电一样快。长孙晟武艺超群,尤多谋略,在北周末期曾出使突厥游牧汗国,了解突厥山川形势和部众强弱。北周宣帝宇文谟执政时期,突厥可汗摄图向北周王朝求婚,北周宣帝决定把赵王招的女儿嫁到突厥去。他派汝南公宇文神庆护送公主,并任命长孙晟为副使。长孙晟在突厥曾滞留了近一年的时间,和摄图的弟弟处罗侯交往十分密切,趁着在突厥滞留的机会,留心观察突厥的山川地形,军队布防,同时注意到突厥内部的矛盾。回到北周以后,长孙晟将这些情报都汇报给当时北周的宰相杨坚,于是长孙晟被升为奉车都尉。有一次,摄图可汗和长孙晟一起打猎,他们看到天上有两只大雕正在争夺一块肉,摄图可汗给了长孙晟两只箭,让他把大雕射下来。长孙晟等到两只大雕为了争夺肉纠缠到一起的时候,只射出一箭,把两只大雕一起射了下来。摄图可汗十分高兴,让身边的贵族子弟向长孙晟学习射箭的本领。在史籍《北史·长孙晟传》中记载:“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这就是成语“一箭双雕”的典故。杨坚建立了大隋王朝以后,长孙晟继续在朝中任官。他主张对突厥进行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得到杨坚的赞赏。为此,长孙晟被封为车骑将军,出使奚、契丹和处罗侯等多处,执行他的外交策略。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摄图可汗率领四十万大军南侵。长孙晟成功地使用了离间计,联络西面的达头、阿波可汗与东面的处罗侯及奚、靺鞨等部,使沙钵略与他们互相猜忌,然后乘机击破。隋文帝用其策,并发重兵反击突厥,果然突厥内乱,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农历2月,玷厥可汗投降隋朝。农历9月,摄图可汗因子败于隋军,求请和亲,迫使摄图可汗和隋朝重新归顺隋朝。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 长孙晟认为继突厥汗位的都蓝可汗反复无信,势强后必将反隋,遂建议朝廷厚待另一可汗突利,以削弱都蓝可汗。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突利为都蓝、达头两位可汗所败,长孙晟引突利可汗入朝,隋王朝封突利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不久,都蓝可汗果然为部下所杀,而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对隋朝则一直友善。

    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东突厥果然开始内乱,达头可汗出兵侵扰隋朝边境,长孙晟为秦州行军总管,随晋王杨广率军将其击败。隋仁寿年间,长孙晟又援助意利珍豆启民北攻达头可汗所部,迫其远遁,获得战功,被封上开府仪同三司。杨广即位后,长孙晟被封为左领军将军、相州刺史、武卫将军。长孙晟屡同突厥交往,善于因机制变,为保持隋北境的安宁作出了重大贡献。隋大业五年(公元605年),长孙晟病逝。长孙晟去世以后,在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农历8月,隋炀帝杨广率军在雁门关,曾被突厥大军所围困,当时他感叹地说:“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后来为唐朝贞观时期的一代名臣,为唐太祖李渊、唐王李世民所重用。长孙晟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唐王李世民,后来成为著名的长孙皇后。

    后来,在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因反对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礼部尚书许敬宗诬构,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被削爵流黔州(今重庆彭水),自缢而死之后,其家族势力迅速衰败,后裔子孙四散迁离都城长安,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晟氏、明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金太宗完颜·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金太宗完颜·晟,公元1075~1135年,本名完颜·吴乞买,汉名为“晟”。公元1123~1135年在位。完颜·晟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的四弟,宋徽宗赵佶政和五年(金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时曾为谙班勃极烈(相当于丞相),参与辅政。宋宣和五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元年,金天辅七年,公元1123年)金太祖逝世,完颜·晟继帝位,是为金太宗,改元“天会”。金太宗继续坚持进行灭辽战争。两年后的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辽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金国消灭了大辽国,继而开始进攻宋朝。

    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金太宗攻下宋朝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其后,不断发兵进攻南宋王朝。金太宗立宋朝降臣刘豫为伪齐国皇帝,曾作为金国的属邦协助管辖山东、河南、陕西之地。金太宗在女真本土上京路一带地区(今东北地区)仍沿用女真统治制度,而在新占领的辽、宋地区,则采用辽、宋旧制建尚书省,并开科举,考选汉、契丹等族文士参预统治。金太宗还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曾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

    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公元1135年)农历1月,金太宗病逝,终年六十一岁。谥文烈皇帝,庙号太宗,葬和陵(后改称恭陵)。

    金太宗逝世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汉名为姓氏者,称晟氏,后为满族最古老的汉姓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初期西域人亦速之孙速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云南左卫选薄》记载:亦速,西域回回,明朝洪武中期入附明朝政府,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授为云南左卫副千户。亦速有二子亦速、速来蛮,以父亲亦速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速氏。其后裔中有孙速俊、四世孙速晟、五世孙速霖、六世孙速泰、七世孙速华等,世代袭职,蔚为云南回回望族。

    在亦速的玄孙(第四世孙)速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晟氏,世代相传至今,成为回族晟氏的主要来源。

  •  晟姓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古称“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泾洛之北,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该地区。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古滇郡:亦称云南左卫府,即今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呈贡”是彝语,是“柴谷”的谐音,意为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三千多万年前“古昆明人”就在呈贡县龙潭山一带繁衍、生息。距今两千九百年的西周昭穆时期,今呈贡县小古城天子庙一带已建有奴隶制地方候王城邦,境内有著名的滇池。公元前三世纪,楚国大将庄蹻率部入滇,在呈贡地区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古滇王国,楚文化和滇文化相互融合,展开了古滇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演绎了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西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今呈贡县古城为呈贡镇,系彝族先民所居。今呈贡县境北属郡之谷昌县,南属郡之滇池县。唐朝时期改益州郡为昆州,改谷昌县为益宁县,改滇池县晋宁县。宋朝时期,岳候高智升遣土官伽宗筑土城于今古城,名伽千户所,因治所设于呈贡而得名,隶属于阳城堡万户府,下辖呈贡、诏营、切龙、雌甸、塔罗、罗忽、安江、安堋、大吴龙和乌纳山区。元朝至元十二年(丁巳,公元1257年),割呈贡、沼龙、雌甸、塔罗和罗忽六城及乌纳山区置呈贡县;割安江、安堋、大吴龙置归化县;均属云南府晋宁州领县。不久,呈贡县改为晟呈县。明朝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晟呈县复为呈贡县,境内设云南左卫。清朝康熙七年(戊申,公元1668年)撤销归化县制并呈贡县。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撤区设六乡,至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全县分龙街、古城、七甸、化城、吴杰、中卫六个乡、八十个保、九百十六个甲。直隶属云南省。1950年1月12日成立呈贡县人民政府,隶属于云南省玉溪专区。1956年化城等九乡划归晋宁县。1957年澄江县马郎乡划入呈贡县。1958年12月撤销呈贡县制并入晋宁县,1961年4月从晋宁县划出龙街、吴家营、大渔、洛羊、马金铺五个人民公社,成立呈贡区,隶属于昆明市至今。

    建康郡:历史上的建康郡有二:①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西南部。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废黜。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王孝杰曾于今高台县东南部置建康军,因称建康郡。后其地归入吐蕃(今新疆)。②即今江苏南京。南京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早在三十五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六千年前,现代人已在这里耕作生息。周元王四年(己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以“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周显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置“金陵邑”,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三国孙吴黄龙元年(己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于农历9月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东晋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晋朝琅琊王司马睿以东吴旧都为中心,建立东晋政权,称作建康。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称作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首都。清咸丰三年(癸丑,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同年4月1日。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至此,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称“十朝都城”。南京名称之多,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各国古都中也属罕见。据史载,仅历代县以上建置的名称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邺、建康、江宁、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四十多个。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南京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特别市。1953年1月1日,南京市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南京计划单列因此被取消。1994年2月,经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古滇堂:以望立堂,亦称左卫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亦称上元堂。

  •  晟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河南、太原、古滇、建康为郡望。

  •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chéng      
  •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