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封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穿封戌,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春秋时期的周定王姬瑜八年(陈灵公十四年,公元前599年),陈国的上大夫夏征舒杀了陈灵公妫平国,自立为君。
周定王九年(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芈旅(熊侣)以讨伐夏征舒为名,出兵灭了陈国,将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后又恢复其国。楚庄王扶立陈灵公之子妫午为陈国之君,是为陈成公。
周简王姬夷二十年(楚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楚康王芈昭(熊昭)再次出兵灭了陈国,之后,将陈国之境设为陈县,派遣亲信大夫熊穿封到陈县戍边。“穿封”,在古代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如烈火一样,是熊穿封的名号,他真正的名字待考。此后,史家皆称熊穿封为“穿封戌”。
周简王二十五年(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7年)春季,也就是“向戎弭兵”、“豪门之会”的前一年,楚国与秦国联合攻打吴国。楚康王调集穿封戌率驻扎在陈县的楚军与公子围所率楚军合兵,与秦军联合逼近吴国。秦楚联军在抵达吴国边境的雩娄(今河南商城)时,见吴国戒备森严,防守有道,无机可乘,遂放弃了攻吴国的计划。秦军撤回,而楚军则便兵锋一转,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在晋、楚两国之间一直摇摆不定的郑国。楚军骁勇,一举攻克了郑国的城麇(今湖北郧县),俘获了郑军的两员大将印堇父、皇颉。印堇父被作为战利品献给了秦景公嬴石,而皇颉则被押回楚国囚禁。
据史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侵郑。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楚国侵犯郑国时,郑军大将皇颉带兵守御,出城和楚军作战,大败。当时楚军的穿封戌和公子围都攻向皇颉,但穿封戌手狠马快,抢先活捉了皇颉。楚康王之弟公子围(芈围,熊虔)要争功,便向穿封戌争要俘虏皇颉。穿封戌当然不给:“奇功一件,凭什么给你?”两人争执不下,便到楚国太宰伯州犁那里去评理。奸诈的伯州犁说:“这最好问俘虏自己。”于是卫兵把俘虏皇颉带来。伯州犁向上高举起一只手,恭敬地指着公子围对皇颉说:“这位是王子围,我国国君宠爱的兄弟。”然后,把手放低,向下轻轻指着穿封戌说:“这人名叫穿封戌,是我国边远外地的一个小县官。”之后,伯州犁盯着皇颉大声问道:“那么,究竟是谁把你捉住的?”皇颉见到伯州犁在介绍楚军二将时的手势和语气,明显大不相同,心里早已明白了他暗示的意思,便趁机逢迎,撒谎道:“我皇颉遇到王子,就大败被俘。”伯州犁摊开手对穿封戌说:“得,连俘虏都说是被王子抓的,这功劳当然就是王子的喽!”公子围更是得意洋洋地对穿封戌说:“想跟我抢功?没门儿!”穿封戌大怒,火暴脾气就上来了,拔出宝剑就冲向公子围:“你这个卑鄙的小人!”身边的人连忙将他抱住,此事一直闹到楚康王廷下。楚康王心知肚明,将功劳二一添作五,两人都评功,都赐宴,都封赏,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但也为公子围事后弑杀兄长、篡夺王位埋下了伏笔。出于这个历史事件,后人形容那些通同作弊,利用权势,故意颠倒是非之举动,就叫作“上下其手”。
在熊穿封(穿封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穿封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方氏、穿氏、袁氏等,封氏读音作fāng(ㄈㄤ),穿氏读音作yuān(ㄩㄢ)。
第二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辽东半岛穿邑,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穿邑,是辽东半岛的一个荒芜之地的名称,古人称对原来荒芜之地进行开拓为“穿”,因称穿邑,初属燕国,后复为郡,领襄平等十八个县。西汉初期一度被秽貊占据,后被汉武帝刘彻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设置为苍海郡。这在史籍《前汉书·食货志》中有记载:“彭吴穿秽貊,朝鲜置苍海郡。注:本皆荒梗,始开通之,故言穿。”这个苍海郡在历史上仅存在了三年,即被汉武帝裁撤。在史籍《汉纪》中记载:“元朔元年,东夷秽君南闾等来降,因置苍海郡,三年而罢。秽,秽貊也,在今辽东塞外。”苍海郡被废黜之后,穿邑故地被封赐给秽君南闾,隶属秦郡,治所设在襄平故城,也就是今辽宁省的辽阳市。东夷秽君南闾,就是秽貊国的君主,也就是古书上称谓的“扶余国”,为现代满族、朝鲜族的先民之一。秽貊,亦称濊貊,满语为Yemack,是东北地区的古老的民族,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之为“白民”、“毫人”或“发人”。约在公元前1800年,古肃慎民族南支中的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至喜都(今吉林长春),融合成为惠漠(秽貊)部族,濊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为了纪念两大部族融入肃慎王国,肃慎王遂改国号为德惠(得秽),改“喜都”为“合龙城(合隆城)”。
西汉时期,秽貊民族建立了“濊王国”,此后渐与中原汉文化交流,其君主就是汉武帝执政时期即《汉纪》中记载的“东夷秽君南闾”。“濊王国”,在汉朝时期为汉王朝敕封,考古文物“濊王之印”说明其“国有故城”。古濊貊族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索离人生活在嫩江以东、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带。嫩江下游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就是索离人的文化遗存。索离人的社会内部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已跨入文明的门坎。索离族人东明称王,不用濊族和索离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中原汉族王朝就译其作“夫余”,后改为“扶余”。扶余国是大汉王朝在东北地区的地方政权,曾受玄菟郡管辖,汉末三国初改属辽东郡的公孙氏,晋朝时期由东夷校尉管理。扶余国人全民信仰道教,尊崇灌口二郎神,实为早年的秦郡太守李冰的次子“李二郎”,其对当地人民亲善,因此很得民心。当时的长春城内有许多二郎神庙。东汉时期,改扶余国国都合龙城为“天罡城”,其时“天罡城”以农业城栅为特点,即不同于游牧民族,也不同于中原的正式城镇。由于秽貊民族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历史性分布,因此成为今日韩国学者争论的主要根源。实际上,朝鲜半岛的秽貊族人在高句丽征服半岛北部后即已汇入高句丽国,成为高句丽国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古秽君南闾的后裔子孙中,因穿邑为汉武帝所赐封赏,十分正统,因此很早即有以此为荣而称穿封氏者,姓氏读音作chuān fēng(ㄔㄨㄢ ㄈㄥ),属于以地名为氏。后在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朝与新罗国的联军击灭了高句丽国,高句丽国的人口几乎全部被大唐王朝内迁回中原地区,国人皆融入汉族,该支穿封氏族人亦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封氏,世代相传至今,封氏读音作fēng(ㄈ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