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姓起源
①姓苑:商时有多父鼎,多姓始此。
②寰宇记:汉时有多军之后。唐时坦丘郡六姓,一曰多姓。
③姓氏考略:云南省夷姓亦有多姓,系剁姓所改。
④千家姓:丹阳族。
据姓氏资料显示,多姓在商时有多父鼎,多姓始此。汉时有多军之后。唐时坦丘郡六姓,一曰多姓。云南省夷姓亦有多姓,系剁姓所改。郡望为丹阳郡。在姓氏人数中排名第920名。
家谱有《多氏家乘》,清代多景祺等编,清道光九年(1829)多氏自厚堂家刊本,共四册。现存于中央民族学院。( 注:谱初修於清顺治间,为七世祖多嘉桢等修),现家谱分为两册,第一册 为民国二年以前五修合成本,后一册为二oo二年 阜城多氏后人修订。
关于商代多父鼎,据姓氏专家考证,出自商代多父鼎主人的后代。多父鼎是一件器具,其主人拥有这个多父鼎后,便将其后代的姓氏改成姓多,多姓也就由此而来。
据资料显示: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国内有一支姓氏为多氏,秦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部分秦人的后代(含多氏一支)为躲避战乱四处迁徙,一支向南随吴、越国人的后代迁到东南沿海的东越国一带(今福建、广东地区),史称吴越人。
关于多氏在东越国一带曾较繁荣的记载还见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蛮、越、溪、俚诸族姓氏》资料中,在东越国较大的姓氏有:丁氏,吕氏,?缡希??希?锸希?馐希?ㄊ希?嗍希?悖ㄗ蓿┦系取?br> 关于汉代多军,我查了一些资料,《史记》及《汉书》载,原系汉武帝时东越国一名将军,在武帝元封元年,反抗汉朝时,汉武帝派兵讨伐,多军弃军投降汉朝,被封为无锡候。(背景资料附后)
多军做为无锡侯,自然到了江苏无锡,成为当地最高首领。到了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因为武帝巫蛊事件牵连,多军的儿子多卯获罪,无锡做为候国的地位被废除,复置无锡县。而无锡一带,离三国和隋唐时期丹阳郡(南京)属地很近,加之古代地域大小不清,郡望之说又兴起于南北朝到唐代,所以多氏丹阳郡可认为是多军之后。也就是说,多氏起源于福建广东东部,后迁至江苏无锡一带。
关于多氏记载的还见于中国大陆向日本的移民中。在日本历史上有过4次移民高潮,其中大举迁入日本的汉族移民,最著名的是秦人集团和汉人集团。汉人集团的首领史称阿知使主(又做阿智使主),阿知使主自称汉灵帝后裔,《续日本纪》说是曾孙,大约公元4世纪左右,三国归晋后,阿知使主及后代为避战乱,迁居朝鲜半岛南部,再渡海至日本。 据9世纪中叶的《阪上系图》,阿知使主带来的汉人共分7姓,即段姓、李姓、郭姓、朱姓、多姓、皂姓、高姓。阿知使主向当时的日本应神天皇奏言:“臣入朝之时,本乡人民往往离散,今闻偏在高丽、百济、新罗等国,望请遣使唤来。”应神天皇依奏遣使招引,于是“其人民男女,举落随使尽来”。汉人集团主要聚居在大和国桧隅郡(奈良),后来因为“人众巨多,居地隘狭”,以“村主”为单位渐次迁居摄津、参河、近江、播磨、阿波诸国。阿知使主之子都加使主刘贺都,雄略天皇时受赐“直”姓,史籍也称“东汉直”或“倭汉直”,负责管理各地的汉人。
关于宋代多岳,仅查得宋代名士费德厚写的一首《多岳先生祠》,其它不详。其词为:天荒初破起乡风,东普声名日愈隆。回想国人矜式处,先生功倍蜀文翁。
关于云南多姓,系剁姓所改。剁姓,原来是少数民族不满朝廷的统治,拉起队伍造反,后被镇压,为了教训起义的这些人,当地和官员就强令这些人改姓剁,即“让刀剁”之意,让他们以此为鉴,不再反抗朝廷,但这些人的后代大多改到了别的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多,这部分人与其它多姓人没有什么联系。
关于唐代坦丘郡六姓,一姓为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坦丘郡在什么地方,姓多的为什么能成为六大姓之一,其资料还没有查到。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无坦丘郡记载,但查到有一地叫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下领4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在北齐时废。查不出在唐朝时与多姓关系,今天在河南清丰县的多姓为明朝时从河北阜城迁去的。
至于后来宋代中叶,多氏后人迁到了陕西渭南,中间过程暂无考证。但从家谱上可以得到佐证。
多宏安(即多弘安,在清康熙年间先后任广东省灵山县知县、奉天府承德县知县、陕西延安府同知兼靖边郡丞、山吁河务郡承、江南淮安府同知、临安知府靳大司马、江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淮阳道)在族兄多象谦(字尊光,号怀凌,敕赠文林郎,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其文章为一代文坛领军人物)与夫人倪孺人合墓时,为之作铭,在碑文上有如是几句:“我家得姓受氏源远流长,自汉封候以来,宗族实繁于秦中,若在埠昌(阜城),则从初迁始祖上溯,以建我兄弟,仅八世。”而在汉代多姓封候者仅多军一人,可见渭南多氏是从汉代无锡、丹阳郡迁到秦中,即陕西渭南。至于什么时候过去的,现不得考证。
关于在陕西渭南的情况,从原来的多家祠堂灵台牌位上记述可以得知,陕西多家可以追溯的始祖为多彦礼及妻姚氏,其以下有十人名讳,分别是多才兴、当伯道,蛮达达、天仲名、毛彦才、多道明、虎得林、多远、都文秀、多复礼。其中有一半的人不再姓多,改姓他姓,原因不详,但蛮达达、都文秀等人,可推断是在元朝期间,与当权的蒙人关系密切,被赐姓蒙姓。另灵台记载,贵祖以下有六人名讳不知详情,其中一人名多七,按当时军队的花名册,他在明洪武四年,因为四丁抽一的政策,被抽充为城都府右卫军,后来,改调到顺天府武功右卫巾帽局。另有三十二人,只存名讳,不知世系,只知其中一人叫高经,住在西安三桥镇,现在这个地方仍然存在,在西安市西北,西宝高速公路入口处。
在灵台上,其它只存名讳,不知世系的还有六十人,其中一人名多珩,当过夏邑训导。
在可以勉强考查出世系的人中,按灵台可排出一到十三世,第一世为从善,曾当过寿官;二世宣,是个生员;五世多岩,任寿官;六世多玉,任城都教授;七世多学,任城都经历;八世多允中,任新乐知县,八世多建中,任兰州教授;九世多名臣,任崞县县丞;九世多宗臣、多盖臣,是庠生,多侨臣,是武生;十世多大受,号敬修,任(名+隹)州教授;十世多大任,号元贵,任占化县知县;十世多大祚,号永锡,任南宫县县丞;十一世多秉枢,是个拔贡生。这些人的世系估计也是从明永乐年间往下排的。
在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先祖多贵的夫人王氏率四子从陕西渭南迁河间府阜城县建桥屯三甲籍,开始了当今《多氏家乘》记述的时代。
关于河南清丰县多氏的来历,据《清丰多氏家乘》载,是在阜城的三世一支(失讳),在明朝中叶,因当时亡早,由一位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子,由当时的河间府阜城县建桥屯逃亡到大名府清丰县城东南四十五里的一个地方,称之为多家新庄。但由于这一支没有做好续家谱的工作,第一至五世的名字全部无法考证,后人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后来在康熙二十年,有一位阜城县叫多登龙的庠生在山左其村教书,与多家新庄相邻,发现这儿有一批姓多的人,十分惊异,于是考查这个村庄的祖坟墓地,按上面的记述进行推理,得于确认多登龙与多家新庄的七世宗人同辈份,雍正四年二月,由宗长中书公多鹿卿开始续修家谱,由于前五世失讳,只好从第五世续起,并由七世宗人多世琬(庠生)作序。
冠县东大近村多氏来历,据家谱载,其始祖为清丰县三世第五门一支,因当时亡早,始祖妣率二子从清丰迁到冠县城东北二十里大近村。也就是说冠县一世始祖为清丰县的三世、阜城县的五世,从这儿来讲,现清丰县的二十二世,为阜城县的第二十四世,是冠县的第二十世。
现阜城县多氏已经繁衍至第二十五世,河南清丰县至第二十二世(从阜城论为第二十四世),冠县至第二十六世(从阜城论为第三十世)。当然,这一切,都是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阜城始祖多贵妣王氏率四子从陕西渭南迁至河间府阜城县建桥屯三甲民籍算起。
现多姓集中分布于河北阜城县、河北霸州、河南清丰、淅川等县、山东冠县,北京、天津、甘肃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