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火姓
姓氏起源
郡望堂号
家乘谱牒
迁徙分布
拼写规则
QQ头像
姓氏名人
  •  火姓来源
    火姓起源
    回族中的火姓,出自波斯语的回回名“火者”,原意为显著和富有,后来演变为尊贵、学者、圣高等多种含意,故采用此回回名者颇多。在中国,回族的火姓元明时大多在南京、扬州,明以后又迁到了湖南、湖北等地。湖南的“金陵十姓”中便有火姓。火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及湖南、湖北地区。
  •  火姓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察布查尔:得自察布查尔渠名,系锡伯族语,意为“粮仓”,本源出蒙古语“凹陷的隘口”之意。两汉时期,察布查尔僻处要荒,先后为塞种、月氏居牧。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汉朝版图。西汉迄晋朝为乌孙国,南北朝时期为悦般国,隋、唐两朝时期为西突厥属地。唐朝为昆陵都护府下温鹿洲都督府辖地,公元720年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南宋时期属西辽所辖,元朝初期为察合台封地,至公元1274年属阿里麻里行中书省辖。元朝末期为翰亦刺地,明朝时期属也先瓦刺之后,分四卫拉特,准噶尔部崛起居之。至清朝兴起,准噶尔建庭于此,成为准噶尔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浑台吉噶尔丹策凌兀鲁思(即蒙语领地之意)。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察布查尔变为荒无人烟的原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东北调遣锡伯军民四千余人西迁伊犁,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7年),按新额鲁特例,不论旗分,以近二百户为一牛录,锡伯昂吉共编为八旗八牛录:镶黄旗(乌珠牛录)、正黄旗(寨牛录)、正白旗(依拉齐牛录)、正红旗(堆齐牛录)、镶白旗(孙扎齐牛录)、镶红旗(宁古齐牛录)、正蓝旗(纳达齐牛录)、镶蓝旗(扎库齐牛录)。锡伯八旗,后称锡伯营,隶属于伊犁将军府锡伯营领队大臣直辖。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察布查尔为“伊犁塔兰奇苏丹汗国”地方割剧政权所辖。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沦为沙俄殖民地,划归俄七河省管辖。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锡伯营仍属伊犁将军统辖。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锡伯营属伊犁镇边使署辖。

    公元1915年,锡伯营属伊犁镇守使署辖,受新疆都督节制。今县境内坎乡、海努克、加尕斯台,自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起皆属宁远城阿奇木伯克辖,至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隶属宁远县(今伊宁县)辖。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划归巩留县辖。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14日,撤销伊犁锡伯营(包括四营),同时成立河南设治局(因处伊犁河南岸而命名)。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1日,升格为县,正式成立河南县,海努克、加尕斯台同时划归河南县辖,隶属于伊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河南县被鉴定为三等县。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5月4日,河南县因与河南省重名,改名宁西县。1944年成立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政府,宁西县改称苏木尔县。1950年6月11日苏木尔县复称宁西县,并成立宁西县人民政府,隶属伊犁专员公署。1951年,坎乡由伊宁县划归宁西县辖。1954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宁西县更名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现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清朝以前,察布查尔属古民族游牧区,其境范围不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锡伯营进驻察布查尔后,其境域范围有了比较明显的界线。锡伯营驻守疆域范围西至今哈萨克斯坦国境内察林河,东至今县境加尕斯台乡,东西长约一百二十公里;南自厄鲁特牧地(即今乌孙山北麓)起,北至伊犁河,南北宽约四十公里,总面积约四千八百平方公里。锡伯营实际巡查境域范围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锡伯营察布查尔大渠挖成后,经伊犁将军批准,将锡伯营界东移至积水潭(今阔洪奇),其疆域东西延长为约一百三十公里,总面积约无前二百平方公里。清光绪七年(公元1882年),中俄定约《伊犁界约》后,与霍尔果斯河口对直头胡、特奇勒干山以西大片土地皆被划入俄境。锡伯营界疆域东西长缩短为约七十五公里,总面积约三千四百平方公里。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8年),废锡伯营八旗制,成立河南设治局。1940年1月1日升格为县,正式成立河南县,同时将加尕斯台和海努克由巩留县划入河南县辖。河南县辖境:北自伊犁河,南至乌孙山分水岭,西自中俄《伊犁界约》国界线,东至阔洪齐,总面积约为三千六百三十八平方千米。1951年坎乡由伊宁县划归宁西县(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辖后,始成现在的疆域面积四千四百三十余平方千米。

    罗甸国:又称罗殿国,它的立国最早见于三国时蜀汉封罗甸国,中心在今大方县。《大定县志》卷三《前事志?纪年一》引《三国志》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丞相亮南征,火济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命世为罗甸君长。”《明史》载:“蜀汉时,火济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载:“蜀汉时,有火济者从丞相亮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今宣慰使安氏远祖也。”《读史·方舆纪要》载:“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时,帅火济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大定府志》载:“火深目长身,面黛色而白齿,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诸蛮戴之。武侯至,献粮通道以迎,遂佐擒孟获,因令世长其土。”云南《镇雄州志》载:“七星营为武侯会见火济处,火济献粮通道,助兵有功,封为罗甸王,世长其地。”按:火济彝名妥阿哲(者),汉称火济或济火。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罗甸堂:以望立堂。

  •  火姓家乘谱牒

    火氏族谱二十七卷,著者待考,元末明初始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浦东闵行区陈行镇火家宅祠堂。

    火氏族谱,(民国)火耀明修编,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南沟村。

  •  火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火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三十位,以河南、罗甸、察布查尔为郡望。

    回族火氏在元、明两朝时期多分布于南京、扬州,明朝以后又迁到了湖南、湖北等地。如今在湖南的“金陵十姓”中便有火氏。火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及两湖地区。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扬洲市江都县,上海市的南汇区、闵行区,甘肃省的白银市、兰州市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山东省的东平县,台湾省等地,均有火氏族人分布。

  •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huǒ      
  •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 火风,火亮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