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冒姓
姓氏起源
郡望堂号
家乘谱牒
迁徙分布
其他
姓氏名人
  •  冒姓来源

    冒姓起源
    冒姓受姓于元末明初,泰州蒙古贵族德新,避兵乱,其子受姓“冒”,长子冒致中,张士诚劫持到苏州,封妥督丞相,拒不受,从孟渎渡江至如皋东陈河西“家焉”,是为如皋河西派始祖。次子冒启之居泰州,是为泰州始祖。三子冒桧从泰州到天长,经常熟至如皋东陈河东“家焉”,是为如皋河东派始祖。从此在江苏如皋、泰州形成冒氏三位始祖三大支派《冒氏宗谱》规定自始祖以下按世计,至今有三十多世子孙。德新是种蒙古族始祖,他在冒氏家庙只能接受兼祭;他不上冒氏宗谱,《冒氏宗谱》世系图表没有德新名字。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伏羲氏之子汤氏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伏羲氏驾崩后,葬于山阳高平(山东金乡县),其墓曰:“太昊陵”,每至农历2月2日“龙抬头”之日,中华民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领袖。伏羲氏有十子,均以太阳鸟为图腾,史称“十日族”。在史籍《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因伏羲氏为汤古氏之子,所以在风姓中要保留族徽,为此风的古体字为“颺”。因十日为伏羲氏之子,十日必是汤谷的主人。在史籍《海外东经》中考证道:“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拆装组合为“早”,早临水而居曰“汤”,所以十日族以汤为姓氏。

    在民族分衍的过程中,汤姓的后裔子孙在西周初期有被周公姬旦封居于冒邑者(今安徽宿州砀山),后即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冒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该支风姓冒氏读音作mào(ㄇㄠˋ),尊奉伏羲氏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诸侯冃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该支冒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氏族。根据殷墟卜辞的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时期,就有一个叫“冃”的方国存在。冃国人以方国名称为氏,称冃氏,古“冃”字就是“冒”字,因而冃氏即冒氏。冃国(冒国)一直到西周时期还存在,为伯爵诸侯国,其君主称为冒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冒伯敦”就是冒国的彝器。该支冒氏一族虽然在历史上少有记载,但传世至今的汉朝私印中就有一个叫“冒侗”的人,被记载在清朝金石大家汪静山所撰著的《金石大字典》中。

    到了北宋治平中期(公元1064~1067年),江苏如皋地区就有一位叫“冒敬臣”的人,在朝廷中担任大理寺丞的要职。由于唐朝中叶以后北方藩镇割据,加之唐末黄巢起兵,北方山西、山东、河北一带士民纷纷南迁,如皋的冒氏一族很可能即是唐末移民的后裔。在史籍《姓氏寻源》中记载:“如皋冒氏,自宋至今为茂族。”说明了唐末五代至宋朝时期,如皋冒氏已是望族。该支子姓冒氏读音作mào(ㄇㄠˋ),尊奉冒伯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蚡(棼)冒,属于以先祖名字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韩非子·和氏》、《外储说左上》等的记载,在楚武王之前有楚厉王,被楚武王追称为“楚蚡冒”。又据史籍《战国策·楚一》记载:“棼冒勃苏”,楚有棼冒氏(棼冒即蚡冒),后简改为冒氏。按史书记载:楚蚡冒,原名熊眴,熊霄敖长子,在位始启濮,“开濮地而有之”,向濮人之地拓土,征服陉隰。若敖氏娶妻于云,生斗伯比,楚国始有斗氏。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厉王十七年,公元前701年),楚蚡冒被其弟熊通杀死(一说熊通杀蚡冒之子)。

    再据《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楚,如皋冒氏,自宋以来,世为茂族。望出荥阳。”。又据史籍《国语·郑语》记载:周平王姬宜臼时“秦、晋、齐、楚代兴”,“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可见在蚡冒执政时楚国曾向百濮之地拓土,有较大发展,韦昭注称蚡冒为“楚季紃之孙、若敖之子熊率”,世次及名字均与此不同。只有该支芈姓冒氏的姓氏读音作wèi(ㄨㄟˋ),尊奉楚蚡冒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江苏泰州蒙古脱脱部贵族德新,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该支冒氏自述是受姓于元末明初。当时居于泰州的蒙古贵族德新,篾儿吉特氏,为避兵乱,将其子改汉姓为冒氏。篾儿吉特·德新的长子叫冒致中,被张士诚劫持到苏州,封妥督丞相,冒致中拒而不受,从孟渎渡江逃至如皋东陈河西“家焉”,是为如皋河西派冒氏始祖。其次子叫冒启之,仍居泰州,是为泰州冒氏始祖;第三子冒桧从泰州迁到天长,后经常熟至如皋东部的陈河东“家焉”,是为如皋河东派冒氏始祖。从此,在江苏如皋、泰州形成冒氏三位始祖、三大支派。在家谱文献《冒氏宗谱》中规定,自始祖以下按世计,至今有三十多世子孙了。

    篾儿吉特·德新是蒙古族冒氏的始祖,但他在冒氏家庙只能接受兼祭,却上不了冒氏宗谱,因此在该支《冒氏宗谱》的世系图表中,没有篾儿吉特·德新的名字。该支冒氏读音作mào(ㄇㄠˋ),尊奉。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时期黄帝属下臣子于则,属于以历史事件改姓为氏。于则,传说是远古黄帝时期的臣子,他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从此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因其功勋巨大,被封在于邑(今河南内乡),称于则,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于氏,世代相传至今。于氏族人通常皆尊奉于则为得姓始祖。于氏一族传至明朝中期,有一著名的宰相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任御史,明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于谦升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公元1449年)秋季,明英宗在大太监王振裹胁下盲目出兵,却在与蒙古瓦剌部也先军的决战中,明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主力军覆没、皇帝被俘,引起整个大明王朝的混乱和恐惧,大臣们纷纷提出退守次都(今江苏南京)。在此紧要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果断地拱推明英宗的弟弟明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景帝,稳定了朝堂。明景帝即位之后,晋升于谦为兵部尚书,率勤王之军击败了瓦剌军,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他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明英宗回朝。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农历1月中旬,明英宗乘明景帝病重,发动了“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他们怀挟私心,诬陷于谦谋反。在农历1月22日卯时,于谦在京师被杀害。诏书被天下人传诵,历史终于还忠臣以公道。于谦留下了惊世千古的名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痛感于一代“救时宰相”于谦被害的日子,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被害时刻“卯时”改姓为卯氏、或依“卯”字之古义称冒氏,以牢记“自古忠臣无好死”之警,相警累世再不为官,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mǎo(ㄇㄠˇ)。该支卯氏、冒氏族人尊奉于则、于谦为得姓始祖。

     

  •  冒姓郡望堂号

    郡望

    荥阳郡:古代河南郑州以北的武陟、荥阳一带称邲,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郑国属地。秦朝时期始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海陵郡:周朝时期称海阳,汉朝初期名为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时辖地在今江苏泰州一带地区。

    砀 县:即今安徽省砀山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砀郡及砀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砀山出文石”。在《水经注》中记载:“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训诂学家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在《明史·地理志》中记载: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在《环宇通志》中记载:“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县之名取此。”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建梁国,革砀郡,砀县属梁国。新莽时(己巳,公元9年),改砀县为节砀县。汉光武帝时复称砀县。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己卯,公元79年),迁梁国于下邑(治所在今砀城东毛李庄),砀县属梁国。三国(魏)革梁国,砀县属徐州。晋武帝泰始元(公元265年),复梁国,砀县并入下邑县。北魏孝昌元年(乙巳,公元525年)下邑县移治今河南夏邑;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置砀郡、砀县。砀郡治年在原下邑城(今毛李庄处),砀县治所鲁城(其址查无考)。北齐(乙亥,公元555年)废砀郡、砀县,置安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隋大业六年(庚午,公元610年)割彭城、瞧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芒砀山以北为砀山县辖区。唐,砀山县属瞧阳郡。唐光化二年(己未,公元899年)朱全叫以砀山、单父、虞城、曹州这域表置辉州。后唐砀山县属单州。宋朝时期属单州。金兴定元年(庚辰,公元1217年),砀山县改属归德府(今河南商丘)。金兴定五年升永城县为永州,辖下邑、砀山、郏三县,芒砀山一带又属砀山县年辖。宋理宗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砀山县为洪水荡没,迁治年至保安镇。元宪宗七年(丁巳,公元1257年),复置县,还旧地属东平路。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降永州为永城县,芒砀山一带再属永城县。是年,砀山县并入单父县,元至元三年(丙寅,公元1266年),复置大气层山县,属济州。元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属济宁路。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砀山县属徐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升徐州为府,砀山县属徐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砀山县属江苏省徐海道;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属江苏行政督察铜山区;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砀山县属豫皖苏三分区所辖;1949年元月,属中原行政区商丘专署所辖;1949年10月,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署。1953年2月1日,砀山县属江苏省徐州专署所辖;1955年2月17日改属安徽省宿县专署所辖;1956年划属蚌埠专署。1961年,砀山县仍划归安徽省宿肥专署(今宿县地区行署)所辖。2000年4月属宿州市。

    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古邲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海阳堂。

    砀县堂:以望立堂,亦称砀山堂。 

  •  冒姓家乘谱牒

    【家谱文献】

    江苏如皋冒氏宗谱,(明)冒瑞、冒鸾首修,明成化十九~明正德八年(公元1483~151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乡冒氏宗祠。

    江苏海陵冒氏族谱,(明)冒瑺、冒政编纂,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泰州市图书馆古籍库。

    冒氏宗谱,(清)冒志成、冒清柱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泰州市图书馆古籍库。 

  •  冒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冒姓只有六百多年历史,如皋及周边如东、南通、上海等地,仅有冒姓数万人。上古棼冒早己衍变为己包姓,包姓人口超过百万。宋代如皋冒姓改为茂姓,所以宋末编的百家姓没有冒姓。河西派的《冒氏宗谱》即将翻印出版。现代如皋泰州地区冒姓先人是蒙古人。
  • 【来源探究】

    辩驳

    邵志宇和杨丽丽二位先生,于2005年《寻根》杂志第三期上发表的“如皋冒氏来源”一文,我们没有在文章中看到冒氏的“来源”,也没看到冒氏的“根”,到是看到作者:不太高明的别有心计的知识玄耀;解剖和重组冒纯卿先生的文章;把《冒氏族谱》、《冒氏家谱》、《冒氏世谱》(我们对此“三谱”有无尚存质疑),定之为“伪谱”。 作者无意去“寻”冒氏的“根”,无意去探冒氏的“源”。作者的真实意图是推翻冒氏之源来自蒙古,这一为世人公认的事实,从而在谱学界标新立异、别树一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不惜颠倒是非、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甚至信口雌黄。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对部分如皋冒氏蒙古籍提出质疑,妄图为否定冒氏蒙古之源打开缺口。作者在文章开端就称中国家谱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高家族地位”、“清代出现了自称蒙古成吉思汗家族后裔”。文章一步一步引向江苏如皋冒氏,说它是如皋一大姓,有一万人口以上。文章说:“1952年民族鉴定,有部分生活在外地、祖籍如皋的冒氏,将族籍定为蒙古族,而生活于如皋的冒氏居民全部为汉族”。至此,作者极富挑衅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显然作者在文章中己作了回答:“部分外地冒氏是为了提高家族地位,生产高贵祖先,自称成吉思汗后裔,才定为蒙古族的”。作者认为只有否定了部分冒姓的蒙籍,才能推翻如皋冒氏之源来自蒙古这个事实,这篇文章也就容易写下去了。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十分简单。  第一,解放初期,如皋冒氏大多数是农民,文盲很多,见少识微,没有种族和族籍观点,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少数民族。其次,如皋自古以来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汉族,即使有个别少数民族也早溶入汉族中去了,估计解放初期如皋政府出于这种认识,没有进行族籍鉴定工作。笔者祖辈住在如皋农村,1952年如皋农村没有建立户籍制度,没有发放身份证,更没有见过族籍鉴定。其三,更主要的是,六百多年前成书的《冒氏宗谱》存世及少,很少人从事冒姓族源研究,知道如皋冒氏始祖是蒙古人的更少。即使广泛流传的冒姓是元代脱脱丞相的后人,也只当作遥远的故事去听,决不会与冒氏族籍联系起来,因为如皋冒氏早己“自觉”的“变成”汉人了。 其四,即便当时在如皋开展族籍鉴定,也不会有冒氏,放着汉人不当,去冒险当什么“鞑子”。“鞑子”是历史上汉人对蒙古人的蔑称。民间就流传着,汉人齐心要杀靠汉人供养的“鞑子”的故事,如皋人对“鞑子’很反感。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生活在如皋的冒氏在没有进行族籍鉴定的情况下,后来被划为汉族就不足为奇了。今天不应把大部分冒氏被划为汉族,和少数冒氏自觉选择蒙族相提并论,选择蒙籍的少数冒氏,他们住在大城市,是冒姓族人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知道如皋冒氏始祖是蒙古人,在大汉族主义没有受到批判的解放初期,勇敢的恢复自己的蒙古族籍,甘当在如皋被蔑称的“鞑子”和当时法定称谓的“弱小民族”的蒙古人。其行为是难能可贵的。决不是作者妄称的、为了“攀附帝王家族”、“生产高贵祖先”而在“发挥想象空间”。他们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是中国知识分子优良传统的体现,在解放初期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种族籍的定性都是正确的,不容任何怀疑,企图否定部分冒氏蒙籍是错误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如皋市还有部分冒氏更族为蒙族,这都符合民族政策,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个团佶、和谐的大家庭。  笔者顺便指出,解放初期,最吃香的祖先是当家作主的工人农民,最受批判的是被打倒的封建帝王。那时不会有人争当帝王的后代,如有人挎耀祖先是帝王,那一定会受到批判的。只有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肯定一些帝王历史功绩之后。才使少数人产生了‘攀附帝王’,‘生产高贵的祖先’的奇怪思想,。中国有句俗话‘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作者正是以今天‘小人之心’,去渡五十多年前部分冒氏的‘君子之腹’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立论无据、无知而可笑。作者称《冒氏三谱》“都说如皋冒氏一世祖是冒致中(号东林)”,“然而如皋政协委员冒纯卿先生在《如皋文史》撰文说:“始祖冒桧,洪武初年广西巡按……子孙繁衍,成为东陈镇河东的望族……”。作者故意装出第一次知道冒桧的样子,笔峰一转,提出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冒桧何来?岂不拆了‘始祖冒致中’的台?”。言下之意《冒氏三谱》说始祖是冒致中,而现在冒纯清文章中又出现一个“始祖冒桧”,你们如皋冒氏竟有两个始祖?在互相拆台!你们能自圆其说吗?一副兴灾乐祸的口气。  其实这个问题也十分简单,如皋冒氏存在以冒致中为始祖的河西派,和以冒桧为始祖的河东派,古已有之。两派冒氏始祖元末同时避乱到如皋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两位始祖是亲兄弟(笔者另有专文),冒氏族人家喻户晓,康熙年间两派曾合修宗谱,谁也没有拆谁的台,数百年来从没有人提出“冒桧何来”?这个幼稚的问题。这些,在两派的《冒氏宗谱》中都有记载。现存的河东派《冒氏宗谱》收集了许多关于“冒桧何来”的文章。“冒氏学者”应好好读一读这两套《冒氏宗谱》,弄清这两位冒氏始祖的来历,不要再问“冒桧何来?”可笑而无知的问题了。中国有句俗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者本意是制造“冒桧拆了冒致中的台”的局面,岂料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拆到冒致中的台,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使我们看到“冒氏学者”对如皋两派冒氏始祖的知识,还不如一个普通冒姓农民,这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重组他人文章,心怀叵测

    冒纯清先生的文章原名是‘东陈镇历史琐谈’。作者别有用心的将该文剪裁、肢解,把有关于东陈冒姓的三段不连贯的文字,选择、缝到一起,形成好像冒纯清先生一气呵成的文章,这种作法是对原著的不恭,有失学人的体面,甚至有侵权之嫌。  更有甚者是包藏祸心,作者重组的目的是要误导读者:另一个‘冒氏始祖’冒桧的第一次出现是来自冒纯清先生的文章。企图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当今的冒纯清,作者对历史上早已记载的冒桧的名字,为什么只字不提,而偏偏引用冒纯清文章后提出“冒桧何来?”,因为这样能烘托出“当今”效应,从而显示出“冒氏学者”的“学术敏感”和“知识渊博”可惜这点小技巧一点即破。顺便提示作者,引用他人文章时“引号”和“省略号”是不可缺的,这是语法常识。

    否定“冒氏三谱”是牒谱学的无知

    ,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到“伪谱”这个词,并指名道姓称《冒氏世谱》、《冒氏族谱》、《冒氏家谱》为“伪谱”。我们知道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部谱谍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一般家谱内容有序言、世系图、纶音、碑记、墓考、传记、墓铭、墓表、祭文、艺文、诗词、书札等等。每次修谱都根据固定的格局增添新的内容,重新刻印出版新的版本。家谱的绝大部分文章是真实可靠的,因此家谱是历史上‘活的有机载体’,是中国历史三大板块之一,它就像现代杂志,但它和现代杂志不同的是其内容有增无减。家谱中收集的历朝历代的文章,只能代表那个时代作者的个人观点,从来没有不变的“家谱观点”,更不能因家谱中某篇文章不合自己口味就否定整体家谱,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就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冒氏三谱”是冒氏先人几百年前劳动成果,作者竞称之为“伪谱”其狂妄程度无以复加!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邵、杨二位先生是怎样以点代面、无理的否定“冒氏三谱”的吧。清代是否存在“冒氏三谱”,作者未作交待,我们无法核对原文,仅就作者的奇谈怪论发表意见:

    杜撰本领,令人瞠目

    作者说“《冒氏世谱》等‘伪谱’,实际上是攀附冒致中家族的其他如皋冒氏所为”。  三百多年前的弹丸之地的小小如皋,数千人口的偏僻冒姓,己存在河西派、河东派,作者什么时候发现‘其他冒氏’?他们是哪一派?是河北派?还是河南派?他们的始祖是谁?他们来自何方?他们为什么要攀附一个八品小官盐务司丞冒致中家族?他们为什么不去攀附明代御史、广西巡按冒桧大人家族?难道他们神精发生问题?作者能回答吗?作者作伪之低劣使人惊愕!‘其他冒氏’是作者杜撰的,纯属子虚乌有,绝对空穴来风。用现代流行语,是胡编乱造、无中生有。我们世居如皋冒氏,只知道河西派、河东派,从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其他冒氏”,并且在三百年前已经编修了作者称之为伪谱的“冒氏三谱”。

    颠倒黑白,无中生有

    作者写道:“清康熙年末泰州人张符骧所写《冒氏族谱,序》云“冒氏之谱”,创于方伯廷和,修于光禄双桥”,作者嘲笑道“自家家谱却需要外人指点首修时间”,笔者在《冒氏宗谱》中的“张序”文中读到这篇文章,张符骧原话是这样的“盖冒氏之谱创于方佰廷和,修于光禄双桥,距今百年,乃再修焉,丈请余为之序”,笔者看到张符骧描绘的:一位79岁的老丈冒蒙求请张符骧为之“序”,没有看到老丈请为之“指点首修时间”意思。作者断章取义,竟能从“创于方佰廷和,修于光禄双桥”十二个字中,竟能联想到外人“指点首修时间”。真是颠倒黑白、无中生有!张符骧这句话是对冒氏之谱作简况介绍,是旧时文章起、承、转、合的方式。序文很多,篇篇都有类似的文字,难道都在“指点首修时间”?这个起码的写作知识作者竞不知道?!作者的真正用意是想丑化‘三谱’,为其称之为“伪谱”制造借口。但是作者制造谎言的本领并不高明。

    主观臆断,制造谎言

    作者断定“冒氏三谱”,“各谱修订者均不知《冒氏宗谱》之存在”;“这些家谱直接影响了许多冒姓学者和如皋的当代地方志”。  对于前者我要借用作者引用甚多的‘葚原序’里一句话:“余生晚,弗克起先辈问之”,“冒氏三谱”编修于康乾时代,估计编修人员有好几百位,早在二三百年前以经作古,作者居然能肯定“他们均不知道”《冒氏宗谱》之存在。难道作者真有什么妖术“克起先辈问之”。否则怎么知道这样详细呢?这大概是作者“毫无约束”的“发挥想像”编造出来的吧!可惜造假不攻自破,“他们”既然知道《冒氏宗谱》的名字,难道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作者能自圆其说吗?  对于“冒氏三谱”影响了当代地方志的指责,我们最近访问了如皋地方志的主编丁老先生,丁老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冒氏三谱”,他们认为“冒氏三谱”也是如皋历史上宝贵文献,几十年来在民间搜寻未果,正是他们遗憾的地方。难以相信这几套对当代地方志编修人员并不存在的“伪谱”,怎能发挥无比威力,透过时间和空间,影响当代地方志的?那只有善于无中生有的邵杨二位先生能答复了。至于“影响冒姓学者”?如果真能影响那些不学无术的学者,让他们长长见识,到是好事。

    奇怪的理论,蛮不讲理的规定

    作者说:“清代编修的‘冒氏三谱’均自称一世祖为冒致中,是天下冒氏之祖……是大元丞相脱脱之后,是成吉思汗族镇南王之后。  编修家谱就是要认祖归宗,明确承传,如果没有这项内容,家谱就失去意义了,就不存在了。编修宗谱不“自称”某某始祖或某某之后,难道还要别人代为指点始祖吗?难道还要请教某专家来决定自家是谁人之后吗?这是什么谱谍标准?这是哪家编修家谱规定?而邵、杨正是挥着这根自制大棒,妄图把“冒氐三谱”打成“伪谱”。  “冒氐三谱”说始祖是冒致中,错在哪儿?作者有什么证据说明《冒氏三谱》的编者们不是冒致中的后人?显然作者不可能有什么证据的。那末作者冯什么来指责三百年前的编者们“自称”“始祖冒致中”有错呢?至于“冒氏三谱”说是镇南王之后,或脱脱丞相之后可以讨论、研究。据此否定整体的“冒氐三谱”是蛮不讲理的。

    鸡蛋里挑骨头

    作者说:“冒政不是冒致中家族的,而是冒哲家族的。几乎所有其他冒致中家族谱”都把他收入家门”。这也是作者把“冒氐三谱”定为“伪谱”理由之一。  如皋冒氏始祖冒致中与泰州冒氏始祖冒启之是亲兄弟,冒政是泰州冒氏五世,明初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武昌知府、江西布政、山东参政、分守辽阳、巡按宁夏。是位显赫的明代高官,他“为人质直坦易,居官廉政”、有关他的事迹记载很多,是冒氏家族引以为荣的人物。晚年他写了两篇介绍冒氏之源的,极具历史权威的,千古流芳的文章“有恒公序”和“海陵冒氏族谱序”。  《冒氏宗谱》记载泰州冒启之后人甚少,从元末到明初百多年间.四代单传,冒政写“海陵冒氏族谱序”时,泰州只有冒政一户冒姓,此序是供后代子孙编修族谱备用的。而同时代如皋冒致中子孙繁衍“指以千数”,冒政为《冒氏宗谱》写了“有恒公序”。到清乾隆时代,“泰州之裔亦不夥只数十人,……惟皋邑丁口几千”。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泰州冒氏一族人丁甚少,乾隆时(1746年)如皋刻印“冒氏宗谱”,代编泰州冒氏族谱,“以泰州支牒谱悉入内编”。直到清道光年(1848年)《冒氏宗谱》补刻时还是把泰州的冒氏族谱当作内编支谱。全称是“如皋《冒氏宗谱》卷十一泰州一支”,列于《冒氏宗谱》之后。我们从卷十一编修人员名单中看到,该卷除了“海陵冒氏族谱序”的作者冒政,是泰州始祖冒启之的后人外,其他编修人员都是如皋冒致中后人,如起蒙、光裕、与恒、岁其、国柱、文焕等编辑,他们的名字在如皋《冒氏宗谱》中多次出现,他们还都是如皋《冒氏宗谱》的编修。泰州冒氏人丁甚少,没有独立的族谱,泰州冒氏族谱就隐于如皋《冒氏宗谱》之中,这是冒家内政,在《冒氏宗谱》和“冒氏三谱”把冒政“收入家门”理所当然,不足为怪。以上这些记载都在“葚原序”中,作者曾反复引用该文,作者应该看到这些记载,但为了定“冒氏三谱”为“伪谱”,作者以“鸡蛋里挑骨头”的心理,故意“忽略”这些记载,实在令人遗憾。

    罗列冒氏之源,并无实据

    作者无心寻找冒氏之源,但却罗列了许多并不存在的源头,和有关情况:  1,殷帝封一子于荥阳冒乡  2,楚国棼冒勃苏(申包胥)是荥阳历史名人  3,北宋《姓氏急就篇》还有用复姓棼冒者  4,明代《皇明千家姓》“蚩尤冒辜”句中,解释冒氏望出荥阳。  5,清《姓氏考略》:冒姓来源于楚君棼冒的子孙形成公族其郡望就在荥阳(即棼冒勃苏故里)  6,宋代有大理寺丞冒敬臣,并有敕书一道珍藏于家族词堂。  7,《冒氏宗谱》记载“赣榆北鄙张家湖”有冒氏居民不知所来。  望出荥阳是十分荒谬的,稍有地理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河南荥阳郡是在秦汉时代所设,秦汉前一千五百多年的殷商和一千多年前的楚国还没有荥阳这个地名,殷帝怎么去封子于荥阳?哪里来的荥阳历史名人楚国棼冒勃苏?楚国棼冒的子孙怎么跑到一千多年后才叫荥阳的地方形成公族而且望出荥阳?作者是在讲神话故事吧?纯属捕风捉影,牵强附会,无稽之谈!  蚩尤冒辜之句更是可笑,我们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看到传说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最为暴。黄帝与蚩尤战于诼鹿之野,制服蚩尤。作者认为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的神话中蚩尤冒辜的后人就是现今的如皋冒氏,那么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本姓公孙,作为黄帝子孙,全中国人都应改姓公孙了?这不但是笑话,简直是荒唐!  中古宋朝有一位大理寺丞冒敬臣,传说他的敕书藏于冒氏宗词,从那儿可考到冒氏之源了。这段话作者引自《冒氏宗谱》冒氏十五世冒春荣作的“葚原序”,但冒春荣最后写的话,作者未加引用,“抑果为德新公之先否乎?旧谱不传,无证信矣”。明明告诉后人此说无据可查,作者还要断章取义加以引用,这是为什么?其德可信乎?  作者接着又在“葚原序”中引用“张家湖”有冒氏居民不知所来,作者还专注(不出如皋世系)。但出乎作者意料之外,张家湖冒氏确出自如皋。1988年张家湖冒氏十八世孙冒自强老先生(现离休居上海),出示先祖冒天佑的文书资料,到如皋寻根,在如皋冒氏学者冒榕龄(十八世孙现退休编译《冒氏宗谱》)的配合下,查阅《冒氏宗谱》世系图,找到记载十二世冒天佑的名字,张家湖地区冒氏奔走相告:“他们的根在如皋!”,冒自强老先生率张家湖地区冒氏族人代表到如皋冒氏记念堂立碑认祖,此事成一时美谈。令人惊奇的是“冒姓学者”对此毫不知晓,事隔十八年后还在《寻根》杂志发表文章,说张家湖冒氏居民“不出如皋世系”,作者不感到脸红吗?作者应在《寻根》杂志上公开向张家湖冒氏居民道歉!  楚国棼冒(申包胥)数千年前己衍变为包姓,与如皋冒姓无关。建议作者去查阅《包氏宗谱》就可知道。  冒敬臣(如有后代)己于宋末改为‘茂’姓,最近浙江建德茂大政先生说《茂氏宗谱》记载‘昔我冒氏,肇籍如皋,宋末兵燹,南渡为茂’。

    冒姓的根在蒙古

    上古无影无踪的棼冒的传说与如皋冒姓不搭介,中古的如皋冒姓己“南渡为茂”,如皋冒氏之源只能从《冒氏宗谱》中去找,《冒氏宗谱》成谱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其中“诸序”,“有恒公序”,‘海陵冒氏族谱序’(以下称三序)是研究冒氏之源最具权威、最可信的资料。“三序”说冒姓是“受来之姓”,“恐失之诬”故“不究所以来”,而且“不能悉记隐显之实迹”,我们知道蒙古人是没有姓氏的,要改成汉人必须“受姓”,明初洪武帝曾下令滞留中原蒙人必须使用汉姓,当时汉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蒙人为了安全纷纷改为汉姓,但十分保密,要“隐显实迹”,“不究所以来”,“三序”用词虽然隐晦,但对冒姓始于蒙古,作了非常巧妙的揭示,“三序”中的“诸序”出自明初南京吏部郎中诸让大人之笔,诸让写道:“东林之元孙常……有志于谱而恐失之诬,故不究所以来,断以东林公为始”。吏部郎中以明初朝廷高官身份,为《冒氏宗谱》作序,说明冒氏始祖不是一般平民,他知道冒氏始祖是蒙古人,所以写下“恐失之诬,故不究所以来”的千古名句,如皋《冒氏宗谱》开篇有这么一篇重量级的文章,证明冒氏祖先是蒙古上层人物足够了,当然我们在《冒氏宗谱》中还可以找出许多冒氏来自蒙古的信息,如康熙五十五年(1716)陈鹏年先生的“陈序”,就有冒氏“明开基入籍”的记载,“入籍”就是外族入汉藉,哪个外族:?当然是蒙族,这是不言而喻的。

    德新是冒氏“蒙族始祖”他没有汉姓

    作者写道“《冒氏宗谱》记录……冒致中的父亲为冒德新”,这是作者别有用心的串改冒氏始祖,作者对《冒氏宗谱》一窍不通,在浩瀚的《冒氏宗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冒德新”三字,德新这个名字唯一的一次出现在冒政的“海陵冒氏族谱”中:“考始祖德新公,以廷佑巳未(1319)生启之……今家庙祖启之,兼祭德新,而如皋祖致中”。这段话告诉冒氏后人,泰州家庙祭祀始祖启之,如皋家庙祭祀始祖致中,家庙是纪念姓氏祖宗的地方,德新不能进家庙,只能接受“兼祭”,明白告诉后人,德新不是姓氏始祖,是没有汉姓的蒙古人,是如皋冒氏的“蒙族始祖”。这段文字也出现在作者多次引用的“葚原序”中,作者没有读懂这段文字,还是故意装着不知道?作者可以探讨冒姓族源,无权给冒姓的种族始祖“受姓”。数百年来如皋城乡冒致中的后人供奉始祖是冒致中,最近如皋冒氏族人,在“冒氏记念堂”前,尊刻身着蒙古服饰的姓氏始祖冒致中石像,供冒氏右人奠祭。作者不可以也不应该编造“冒”德新这个名字。不要在冒氏族人中制造混乱。作者意图是要否认如皋冒氏之源来。

  • 冒丹书,冒裹,冒怀苏,冒襄,冒襄,冒顿,冒佛君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