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拼音是qu的词语
  • 取嫌
    qu
    招致嫌隙。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想其(指 严武 )於 杜 ,亦不復能如前此之阔畧礼节,而 杜 犹以故人自待,不免稍有取嫌之处。”
  • 取先
    qu
    取得居人之前的地位。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用儒雅文字章句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之气。”
  • 取夏衣
    qu
    指古代已嫁女子于五月间回娘家看望父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五月归寧,谓之取夏衣。按 周 礼,后妃归寧亦用絺綌,则夏之归寧,其来久矣。”
  • 取下
    qu
    谓以恭顺的态度迎合他人。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詡詡强笑语以相取下。”
  • 取辖投井
    qu
  • 取侮
    qu
    招致欺凌、侮辱。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一:“在 滇 诸司,当无事时,或有取侮之隙;及有事时,亦鲜御侮之才。”
  • 取问
    qu
    (1).犹审问。《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道:‘我们且押这廝去 晁保正 庄上,...
    (2).犹询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汪秀才 取问僧人,僧人道:‘此处山灵...
  • 取土坑
    qu
    [borrow pit] 为别处填土提供土料(借土)所挖的坑
  • 取途
    qu
    选取经由的道路。 明 袁宏道 《三教图引》:“譬如往京师,东人往,南人往,西人亦往,其取途虽异,而至京师则同也。”
  • 取透
    qu
    犹透彻。 宋 朱熹 《致知》:“今既要理会,也须理会取透,莫要半青半黄。”
  • 取讨
    qu
    索取;讨。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此女﹞先与 豫章 太守 张尚之 为侍儿,后来 牛太守 往 豫章 经过,取讨为义女。”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自 隆宗门 外朝东者,曰司礼监经厂直房,日用纸札书箱皆贮於此,候御前取...
  • 取索
    qu
    索取;夺取。《北齐书·颜之推传》:“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旧唐书·乐彦祯传》:“﹝ 乐从训 ﹞到任之后,般輦军器,取索钱帛,使人来往,交午涂路,军府疑贰。”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我今欲取索 荆州 ,料 关公 在那里...
  • 取燧
    qu
    谓用铜制的凹镜向日取火。《淮南子·览冥训》:“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 取死
    qu
    犹敢死。《何典》第九回:“ 黑漆大头鬼 虽然勇猛,无奈是空心肚里,又遇那些阴兵尽是取死之士,一个个越杀越上的,再不肯退。”
  • 取说
    qu
    见“ 取悦 ”。
  • 取水
    qu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中国民间故事选·老三与土司》:“三个儿子将老...
  • 取帅
    qu
    寻求统帅。《旧唐书·王承元传》:“ 元和 十五年冬, 承宗 卒,祕不发丧,大将谋取帅於旁郡。”
  • 取赎
    qu
    犹赎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姚公 ﹞叫其子 姚乙 密地拴了百来两银子,到 衢州 去赎身。又商量道:‘私下取赎,未必成事。’”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有旗民 张达祖 ……始有地数百顷,卖之民矣。久之地值数倍, 达祖 以故值取赎...
  • 取受
    qu
    拿取和收受。《三国志·蜀志·刘焉传》“当收 俭 治罪” 裴松之 注引《汉灵帝纪》:“前刺史 刘雋 郤俭 皆贪残放滥,取受狼籍,元元无聊,呼嗟充野。”《北齐书·王则传》:“ 则 性贪惏,在州取受非法。旧京取像,毁以铸钱,于时世号 河阳 钱...
  • 取适
    qu
    寻求适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夏凉寒燠,随时取适。” 唐 岑参 《渔父》诗:“竿头钓丝长丈餘,鼓栧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诗:“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