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舍弟也是担心家叔的安危才会如此鲁莽,请前辈不计前嫌,饶了他这一次,顺便告知家叔现在何处,是否已然无虞。
2、家叔去世那一年是34岁,大约也是劫数难逃,或者说咎由自取吧!
3、袁行霈先生说“家叔以余贫苦”的“苦”是“告”的讹字,极有见地,这正是校勘学所谓“理校”之法的妙用,而那位“诸侯”正是“告”的对象。
4、袁行霈先生说“家叔以余贫苦”的“苦”是“告”的讹字,极有见地,这正是校勘学所谓“理校”之法的妙用,而那位“诸侯”正是“告”的对象。
5、后来回见家叔,知老先生有些高义,知己之感,终身铭佩!今日特来进谒.
6、后来回见家叔,知老先生有些高义,知己之感,终身铭佩!今日特来进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