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造句
1、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2、他在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职上,竭尽全力,敢踩逆流,不避斧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岭南开太平,尽到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能尽到的几乎全部天职。
3、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一虫一蚁不伤残,半丝半缕勿贪着,可为民物立命。
4、乃悬想二千年前,牧州生民未化时,此间有何景物?
5、狂风巨浪,夜间水则以西南之地痛地刷个洁净,生民涂炭。
6、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7、医药之家,宜审运气;历数既明,可以察知日月五星躔次,与病体相视乖和逆顺,因而药石针砭,不致差误,大为生民利益。
8、足下不知天命久已归周,尔何阻逆王师,令生民涂炭耶!速早归降,不失封侯之位,如若不识时务,悔无及矣。
9、衡水顺应民心,传承命脉,既拥有自然之水,又赢得生民之“水”,“蛟龙得水而神力”,相信通过文化建设凝神聚力,衡水的发展必然似蛟龙腾飞,与日俱新。
10、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11、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
12、河山破碎,似风抛败絮,生民流徙,浑如雨打飘萍,八九野,豆剖瓜分。
13、“宋人竭中国之财力,纳币赂寇,偷安旦夕;致使生民左袒,肝脑涂地。
14、世间有太多贪婪人物,见秦皇车辇华盖,顿欲取而代之,不顾生民涂炭,不管文明灭绝。
1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16、逐鹿之战,黄帝定鼎中原,结束了自从洪荒以来,巫妖二族占据地表,以人间为战场,激烈鏖战而致生灵涂炭生民倒悬的历史。
17、届时皇恩被于四海,生民熙熙向化,天下臣服,河清海晏,八荒竞凑,万国咸通;似李太江小小知县之流,便不改弦更张,收敛形迹,亦不过疥癣微疾,又何劳陛下忧心哉?
18、县委书记赵湘明介绍,他们在改革中坚持“三不”原则,即不砍树,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不卖林场,保持国有林场的完整性;不砸饭碗,保障职工民生民利。
19、但是农村民办园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涉及到幼儿的生命健康问题,关系着民生民计、国家的未来。
20、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
21、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共团聚;而将五洲四海的人心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是这样一种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享太平!
22、柳宗元一生游踪可分为入仕之前、贬谪途中、永州时期和柳州时期四个阶段,其间形成了寄情山水、重视生民的“统合儒释”的旅游思想。
23、吉抚怃然道:“我以一部郎,不数年任开府,仗节麾,受恩深重,何敢贪生?今若一战而胜,贼粮可断,逆穴可平,上纾天子的忧思,下解生民的疾苦。
24、社会全面进步,民生民计得到较大幅度改善。
25、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26、他对当时民间流行的迷信风水、久丧不葬等社会陋习大加批判,认为这些弊端败坏了世道人心,妨害了生民的生计。
27、助役之法,穷困生民,我今出兵,欲相拯济。
28、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孙晓
29、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他是一个从小被人欺负的人、被父母丢弃的人。
30、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
31、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2、倭奴有书布告,地球中有华夏文物之邦,为北方犷悍游牧种族所占据,荼毒生民等语,实属横谬可恨。
33、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孙晓
34、一直背到‘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35、他在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职上,竭尽全力,敢踩逆流,不避斧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岭南开太平,尽到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能尽到的几乎全部天职。
36、忠勇丁一长在帝心;厄难处,英雄只手擎天,重启帝国篇章;征平南北、纵横四海、降税除役、解生民之倒悬——千古良相万姓传诵!腹黑丁一汗青重墨。
37、妲己妖言惑众,为害生民。
38、一,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二,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9、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
40、倭奴有书布告,地球中有华夏文物之邦,为北方犷悍游牧种族所占据,荼毒生民等语,实属横谬可恨。
41、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