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造句
1、一个年轻人问一个得道的老者:"智慧哪里来?"智者说:"精确的判断力。"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再问:"经验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判断。"。
2、本小说根据美丽传说,描写仙姑七七,和尚宝掌等人的爱恨情仇,最终七七得道成仙,并发现惊天之密……
3、浮游,朝生夕死;草木,春生秋灭;凡人,七十古稀;修者,不过千年;得道升仙,万年而终;唯有天道,亘古长存。
4、用这口气炼神还虚吧。解脱得道,元寂永恒,一直是武当修道的愿望。提升这一口气达到你这一生追求的境地。别放下,浪费到我身上。李安
5、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连贫民都对罗拔公爵敬重有加,赞叹不已!所以罗拔公爵就是两军对垒中得道也就是得势的一方。
6、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张晓风
7、故上天以老母慈颜现身度众,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瑶池闾门倚望,誓愿度尽原灵,故众生如能慎终追远,认母归根,即算得道。
8、他们是得道高士,而一旦走入红尘,却难免白圭之玷。
9、八仙是一个仙人集体,一个八人小组,但是他们之间其实没有多大关系。他们不是一个时代,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他们不是一同成仙得道的。他们有个别的人有师承关系,如汉钟离和吕洞宾,吕洞宾和铁拐李,大多数并没有。汪曾祺
10、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张晓风
11、狮子山下,得道湾旁,从破碎“老虎口”到白雉山尾矿坝10公里长的精矿生产线上,有这样一支“王牌军”。
12、一位得道高僧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他的三个徒弟四处传经送宝。
13、身披袈裟合什而立,乍一看慈眉善目直叫人大呼真真的得道高僧,可是偶尔半睁眼却漏出缕缕瘆人凶光。
14、道心净尘,修身养性;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15、王老板听得宏宇介绍说那个白净的小子是道门高手,立即肃然起敬,不敢造次去提关于钱的事,他先入为主地认为得道高人自然都像宏宇一样不在乎那些阿堵物。
16、故上天以老母慈颜现身度众,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瑶池闾门倚望,誓愿度尽原灵,故众生如能慎终追远,认母归根,即算得道。!
17、宁采臣也懒得说明,在他看来,黄沾大师虽然不至于得道成仙白日飞升,但要论才气之高心胸之旷达,就算真正的仙人也是万万不及。
18、如果有位仙人要收你做弟子,只要修行有成就可升仙得道位列仙班,至不济也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你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
19、作者闲而无事,偶记几个得道强者言行事迹,聊遣无聊,与大家分享。
20、王帆解释说,义净是一位很值得人们尊敬的得道高僧,而且他知识渊博,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通今博古,是难得的老师,王子书跟他学习,自然大有益处。
21、MH可见,他是从修身与治国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以‘劝善戒恶‘为宗旨,使斋醮仪范既成为整顿道教使之合于封建礼法的要求,又是得道成仙的根本。
22、张九德是一个怪人,成天除了枯坐还是枯坐,定性比得道的高僧还要离谱,除了偶尔会迸出一两句无头无脑的话来,一向都是沉默寡言。
23、千百万年来,世人皆想得道成仙,然而,修炼成仙真的就是修成正果吗?——有人曾曰:修炼无止境,何为大道成!
24、内修仙道,外隐仙迹,七年乃成(清净散人,探玄得道)。
25、血劫既出,生灵涂炭;从善如登,从恶是崩;明心见性,十载悟道;缘尽宝殿,直追本心;自龙背来,从云山去;痴行天下,得道于渊;聚则成形,散则成风。
26、灵獾虽小,奔跑起来却是速度绝伦,什么陡峭的石壁在它面前仿佛平坦通途一般,臧云天二人虽然是得道之士,却也是累出了一身臭汗才跟上它。
27、勤学得智,诚实得信。慈怀得仁,忠贞得义。行善得道,勤俭得美。尽职得志,奉献得乐。真诚得爱,济困得心。宽容得礼,敬老得福。修身得静,文明得誉。
28、佛门故事千千万万,多如恒河之沙,在座众人虽有一二个佛门中人,但因俗事所累,却与常人一样,并未听闻“得道失道”。
29、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
30、故上天以老母慈颜现身度众,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瑶池闾门倚望,誓愿度尽元灵,故众生如能慎终追远,认母归根,即算得道。
31、睿智者看得透,故不争;豁达者想得开,故不斗;得道者晓天意,故不急;厚德者重歉和,故不躁;宁静者行深远,故不折;知足者常快乐,故不老。
32、生在俗世,身为凡人,你没有可以得道成仙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可以一步登天的灵异奇遇,所以,道在这儿摆着,平坦也好,崎岖也罢,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过去!
33、祝你像三岁小孩一样拥有简单的快乐,像三百岁一样得道如仙,像三十岁该有的涅磐……
34、“祝圣庵,怀翁老和尚坊表……即心即佛,弥出弥嘉;广增福地,选胜靡涯”,石匾中部分文字似乎暗示着这块匾与这座牌坊也许是为一位得道高僧所立。
35、《太上两仪一气得道真经》证得就是先天大道,而且可证见的就是五条,占了先天大道的十分之一都不止,由此可见其珍贵。
36、在书中一行禅师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灭寂的完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