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
1993年5月5日。由于覆盖了全国各地的报刊、电视台、电台、有线电视台、网络媒体、新闻传媒教育部门、新闻传媒研究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部门、广告中介单位、传播策划公司、新闻器材产销企业等,中华新闻报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2009年8月27日,《中华新闻报》在其官方主页上刊登了停刊清算公告,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中华新闻报》-概述
中华新闻报的要闻部分在突出导向性、权威性和思想性的同时,增强与新闻事实的贴近性、与新闻实践的贴近性和与新闻从业者的贴近性,不断推出重大典型和连续报道,评说传媒动向及趋势,全面快速地反映媒介资讯及走向,为全国新闻界乃至整个传媒界提供贴心的精细服务。
《中华新闻报》在宣传报道各媒体的经验,促进传媒业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影响力日渐提高,已经成为新闻界同仁工作、学习的好帮手,好朋友,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的好评。
中华新闻报的许多报道,都引起了中宣部及国家等许多部委的重视与关注,有的被摘发到《内部通信》和其他报刊上。
中华新闻报在版式上追求清新、典雅的特色,内文字体首家采用新仿宋体,还首家改“报眉”为“报裙”形式,显示了版式的清爽、隽秀、新颖的魅力,进一步突显了对受众的亲和力,具有鲜明、独特、时尚的风格。
中华新闻报还办有中华新闻网、中国传媒广告网,使报纸的影响辐射海内外。
中华新闻报为中央宣传部特别指定可出内参的报纸之一,报纸头版经常独家刊登由中宣部阅评小组撰写的署名“岳平”的评点性专栏文章,对全国新闻界媒体的工作予以指导。
《中华新闻报》-定位
中华新闻报的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
《中华新闻报》-订阅
《中华新闻报》现为对开20版,全国公开发行,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并可破季订阅。邮发代号:1-235。
《中华新闻报》-领导肯定
2002年5月中华新闻报创刊9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中华新闻报工作予以肯定。中宣部新闻局出版的《新闻阅评》,2002年先后12次表扬了中华新闻报的报道内容,充分肯定了有关栏目如《版面荧屏金扫帚》、《我看记者职业操守》、《三个代表在媒体》、《新闻点评》、《正阳门下》、《女娲补天》的报道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同志陪同下,于2002年12月20日到中华新闻报调查研究,并考察工作,对中华新闻报的读者定位和宣传报道工作作了充分肯定。
《中华新闻报》-倒闭
2009年8月27日,《中华新闻报》在其官方主页上刊登了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有感
2009年8月14日,中央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交流会,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通过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实施细则,将于近期颁布。
《中华新闻报》此时倒闭,似乎给报刊体制改革发出了紧迫信号。
从2003年中国启动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报刊改制已经历了6年。对报刊社来说,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已经不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选择,总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全国报刊包括中央一级的大部分报刊转企改制已是大势所趋,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改的问题。
2009年,国家部委出版社改制先行一步,一声令下,在2010年底之前不改的单位将自动给予注销。下一步,报刊转企改制已经雷声渐近。报刊改制比出版社改制难度大,这是报刊社和主管部门的共识。
作为中央和各部委、单位所办报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舆论阵地,出生以来就被赋予了“事业单位”的身份,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是每一家报刊社都会有一个作为主管主办单位的“东家”。其主要原因,除了过去财政拨款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舆论的监管,报刊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报刊的转企就较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