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人造“火山”是人类可以将装满二氧化硫的炮弹或大气球射向地球上方10英里处的空中,造出一个类似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多云天空,从而阻挡更多的阳光照向地球,为全球降温。这种想法看似荒诞,实有现实基础。尽管人造火山为地球降温的设想听上去不错,但仍有不少研究人员乃至决策者对它的可行性提出质疑。
人造火山-背景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挑战,各国科学家想方设法遏制全球变暖。早在1992年,地球工程学就被正式列为人造火山研究的手段。这一领域的研究之所以会捷足先登,期间有两大历史背景。
其一,早先对地球温暖化的预测过于乐观。根据人造卫星观测的数据,1993—2006年间的海平面上升年均3.3毫米。而与气候变动相关的政府间协调小组的预测结果却是海平面年均上升不足2毫米。1953—2006年间北冰洋的冰面减少率,也是据该协调小组的预测,每10年仅减少2.5%,而实际上冰面减少率每10年为7.8%。
其二,对暴风雨、干旱的大规模化、多发化的危险程度的预测,也远远超出了预期。究竟采取什么手段来作为遏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对策?专家们很自然地倾向于解决地球温暖化问题首先得设法使地球温度下降的观点。当然,这一领域的研究愈早愈好。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挑战,各国科学家想方设法遏制全球变暖。英国皇家学会看好人造火山研究,希望通过模拟火山喷发为地球降温。
人造火山-简介 英国皇家学会看好人造火山研究,希望通过模拟火山喷发为地球降温。英国皇家学会将在即将召开的地质工程学研讨会上讨论这一设想。
皇家学会地质工程小组成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地球学家肯·卡尔代拉解释说,火山喷发能为地球降温是因为大量尘埃喷洒入平流层,会把太阳光反射回太空。
人类可以将装满二氧化硫的炮弹或大气球射向地球上方10英里处的空中,造出一个类似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多云天空,从而阻挡更多的阳光照向地球。克鲁琛称,他获得的可靠数据完全支持他富有争议的理论,人类每年只需向大气中排放100万吨二氧化硫,就能够逐渐使地球变凉快,直到地球上的温室气体全被消除。
这一计划的耗资高达1500亿英镑,而可行性只有20%。
人造火山喷发为地球降温并不是科学家的异想天开。尽管人造火山为地球降温的设想听上去不错,但仍有不少研究人员乃至决策者对它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英国气象局批评人造火山设想可能会减少南美亚马孙地区和非洲的降雨量。气象局气候变化意见部主任维基·波普说:“如果人类开始扰乱世界云团体系,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将会非常危险。”
人造火山-提出
人造“火山”是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岑等科学家的力挺方案。他们建议,用喷气式发动机、大炮或气球等各种手段将硫酸盐加入大气,为全球降温。这种想法看似荒诞,实有现实基础。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近6个月来一直在用计算机测算人造“火山”的效果。中心研究人员汤姆·威格利说,这种做法能降温,而造成的硫污染并不严重。
大胆设想
模拟火山喷发可以将大量硫化物颗粒释放到大气层,迫使气温下降。英国皇家学会将在即将召开的地质工程学研讨会上讨论这一设想。
联合国发起的气候变化会议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世界各国将讨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在会议的前期预备讨论中,不少科学家认为通过地质工程学遏制全球变暖应该是方案B。
并非空想
人造火山喷发为地球降温并不是科学家的异想天开。它具有一定科学道理与可操作性。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火山喷发给科学家提供了将人类从气候灾难拯救出来的巨大启示。
1991年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是20世纪第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在这次火山爆发中,有2000万吨二氧化硫逸出,进入大气层,将太阳光折射回太空。在这些火山灰落回地面前,地球温度降低了0.5摄氏度。
人造火山-风险
不少科学家提议,或许可以通过将人造烟雾释放到大气层中迫使气温下降的做法,来解决地球温暖化问题。尽管该项对策令人瞩目,但欲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并将这一对策作为长期战略贯彻执行,不仅要冒很高的风险,而且——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难卜难料。
就目前来说,恐怕人类很难制造出人造火山来作为对付地球温暖化的杀手锏。但可以应用地球工程学模拟火山爆发效果的人造火山是完全可以成功的,信誓旦旦坚持这一结论的是美国的一位火山研究专家、拉多加斯大学的气象科学家罗伯特教授。在谈到应用地球工程学建造的人造火山时,他侧重阐述了以下几点利害关系:
一是作为当今全球抗温暖化对策的一个领域,地球工程学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手段倍受专家关注。从气候变暖的结构上看,几乎与人造火山制造的模拟火山喷发形式和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理念上讲,完全可以借助大气层中硫酸盐等的粒子所释放的烟雾来遮断太阳光,进而促使地球气温下降。
二是罗伯特教授还另辟蹊径,从正反两个角度对人造火山烟雾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烟雾既能破坏臭氧层,同时也会形成酸雨。若亚洲和非洲大陆的气温下降并缩小了与海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则季风的形成机会就会越来越少,有可能会使这片地域的农业遭受沉重打击。
三是随着地球温暖化程度的日趋深化,再加上有关二氧化碳排放限额的谈判毫无进展的现实,地球工程学必须当仁不让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地球温暖化存在破坏性反弹现象
就地球工程学的理论本身来说,迄今还没有对其产生异议。包括烟雾量在内的诸多因素造成气温下降的比率和粒子的扩散过程,从火山研究领域来看基本上都能解释清楚并形成定论。
加拿大的康德迪亚大学地球海洋科学家马休兹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8年6月发表的一项集体研究成果中提到,根据对地球温暖化的预测,2100年的地球有可能恢复到1900年的状态。但显然,气候变化时个中潜藏着的诸多微妙玄机是令人捉摸不透的。也正如马休兹小组所指出的那样,若将硫酸盐散布在大气中,首当其害的是农业。若用地球工程学来终止地球温暖化进程,则最初几年恐怕会引发破坏性的大气反弹现象。但若继续排放硫酸盐粒子,则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下,地球温暖化有可能会以比现在快20倍的速率加快进程。
总之,地球工程学亦好,遏制二氧化碳排放对策亦罢,都是治理地球温暖化不可或缺的利器。至少眼下还谈不上挑三拣四即不存在选择的余地。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若仅仅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来减轻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地球工程学势必孤掌难鸣,难以发挥出更高的效率,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必须双管齐下,综合治理。
反之,若硫酸盐排放量削减,肯定会大大推迟温暖化进程。否则,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利弊相抵中不可能归结为零,更谈不上解除危机。再者,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与地球温暖化做斗争,理应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研发如何能更多地吸收大气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这一关键技术上来。除此,别无其他出路和选择。
不遗余力地研发能吸收大气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技术,是当下科学家们责无旁贷的紧迫任务。但令人焦虑和遗憾的是,这项技术的支撑体系仍处于极不完善抑或效率极低的状态。眼下只有生物乙醇燃料的制造产业倍受青睐,大笔的援助资金纷至沓来。然而,经常犯急功近利错误的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基本概念,标本兼治中最重要的。
人造火山-评论
反对声音
尽管人造火山为地球降温的设想听上去不错,但仍有不少研究人员乃至决策者对它的可行性提出质疑。
英国气象局批评人造火山设想可能会减少南美亚马孙地区和非洲的降雨量。气象局气候变化意见部主任维基·波普说:“如果人类开始扰乱世界云团体系,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将会非常危险。”
人造火山-专家建议
应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二氧化碳吸收技术
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企业热衷于开发能有效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塑料制成的薄板材料。将这种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薄板用后浸泡在碳酸钠溶液中还能产生一种对环境无害的可再循环利用的重碳酸钠材料。
此外,为促使海面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目前采用的是旨在将海水中的盐酸去除并减弱其酸性(氧化)的手段。据美国某家科学杂志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现在投入海水处理的设施已有100部左右,仅此就有可能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削减15%。若再投产700部,则有可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削弱。
但这项技术达到全面推广实用化的目标是什么,眼下仍没有确立或阐明。“如果资金援助依然捉襟见肘的话,就很难乐观预测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某慈善机构的创始人布兰松董事长忧心忡忡道。该基金会曾于2008年2月推出一款基金,宣布对那些开发吸收二氧化碳新技术有贡献者予以2500万美元的奖金激励。
专家们认为,解决地球温暖化问题的最终手段不能仅仅依赖于地球工程学的普及应用,更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各国政府不应再掉以轻心,应该紧急行动起来,厉兵秣马,对此应有一个生死攸关的意识和快速反应机制。一个现实的举措是,用荧光灯替代电灯、用混型车替代高燃耗的跑车,等等,要做的事不仅很多,而且俯拾即是。否则,地球温暖化还是久悬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而地球危机却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