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GBN全球气候报告是指美国国防部委托GBN公司完成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报告预测指出,2010年前后中国西南地区将出现大旱。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已经得到部分证实,报告中曾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而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此外还预测2010年全球会有持续寒冷天气。在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今天,关注这个报告意义重大。
详细解释
简介
2004年2月22日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已经得到部分证实,报告中曾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而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此外还预测2010年全球会有持续寒冷天气。在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今天,关注这个报告意义重大。忽视这个报告,坚持错误的气候政策,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背景
2004年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预测内容
南方干旱
2010年全球气候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2.2摄氏度。 到2020年,欧洲的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2010年中国气候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科学依据
第一个科学依据,就是通过对格陵兰岛冰芯样本的分析,对历史上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了细致回顾。他们发现,在历史上每当气温逐渐升高到一定的数值,不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相对突然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很可能发生突变,比如气温突然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会很长。
GBA报告通过类比的方法认为,现在气候的发展也是全球气温逐年升高,而且升高的趋势和历史上的几次突变比较相似,所以就存在着突变的可能性。
根据GBN报告中的资料,历史上曾经有3次这样的突变。
第一次突变,是发生在距今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这次突变开始的几十年里温度下降了约5华氏度,迅速降温过后,随之就是持续了1000多年的冷干天气。
第二次突变,是发生在8200年前的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严冬事件”。这次突变,使得冰川前进、河水冻结、农业生产急剧下跌。
第三次突变,是在公元14世纪到19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次相对寒冷的阶段,通常叫做“小冰期”。它带来了严冬和气候突变,对欧洲的农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陵兰海岸结冰,阻止了商船驶往格陵兰,并且使得渔民在整个冬天不能捕鱼。农民被迫屠宰那些营养不良的牲畜,鱼、蔬菜和谷物供应不足。据统计,这次突变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另一个科学依据是,在世界各大洋的表层和深层,有一股温(度)盐(度)环流输送带,这个输送带从格陵兰附近的北大西洋开始,因为这里的海水的温度比较低,海水盐度比较大,在重力作用的推动下,这里的海水会下沉,然后在海洋深层向南流经南大洋,最后在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上翻,变成表层洋流,流回到北大西洋,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
“环流经过的地方,带去了海洋上的热量和湿润的气候,所以这些地方降水较多,气温也比较好。”但是GBN的报告指出,随着现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格陵兰岛的冰也在不断融化,越来越多的淡水通过陆地上的河流,汇集到了北大西洋,这样北大西洋的海水盐度不断降低,盐度的降低导致海水失去了这种重力的推动,不再形成环流。“于是,没有了环流,海洋上的热量和湿润的气候不能到达陆地上。全球气候突变,气温不断降低也就成了可能的事实。”
科学研讨
2004年3月4日,以GBN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肯定地指出,GBN报告里所引用的科学依据,均是得到绝大多数同行科学家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该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04年5月10日~12日,香山科学会议第232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专家建议应当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对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2004年6月29日~30日,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主题为“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GBN的报告再次成为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思考
一、研究比否认好
在“5·12”汶川大地震前两天,亦即5月10日的《华西都市报》曾刊发了一篇题关于绵竹市《数十万只蟾蜍迁徙引居民担忧》的报道,村民担心“这种现象是不是啥子天灾的预兆?” 当地林业部门的官员回应说村民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待此类现象,首先要破除傲慢与偏见,慎用维稳思维,先不要急于否认和排除某种选项,事实上,多往坏处想比多往好处想对更有利于保护人类自身,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与追问才是最可取的。
二、正视比辟谣好
还是以地震为例,据今年1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4日10点36分14秒,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而此前,山西省、市地震局专家通过媒体对地震传言及时进行了“辟谣”。由此看来,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如传言等,设若我们首先将其当成一个“社会事实”加以正视,而不是首先当作谣言加以打击或扼杀,其社会效果可能好得多。社会学家涂尔干以研究社会事实而著称,他批评人们对待社会事实不正确的态度时说:有时我们的行为出于自私,却自以为无私;有时我们作了不合理偏见的奴隶,却自以为服从理性了。
三、忧患比安乐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语中的。这是东方人的传统思维,然而,当东方人只是念念有词的时候,西方人却一直在身体力行。GBN的这份报告,正是美国政府忧患意识的产物,西方的一些心系民族国家命运的学者们,常常著书立说,将自己的国家置于危险的假设之中,甚至不惜危言耸听,以期唤醒国人的危机意识,因而奋然进取。这种“盛世危言”对国家其实是有利的。如果我们以这种视角看待一些民间预测,当会得到一些新的和有益的收获。
四、宽容比苛刻好
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面对不好把握的民间预测或研究,为什么一般都首先选择否认、辟谣、求稳居安的策略?大抵是因为这种策略承担的责任最小。如果官员太主动积极,轻者可能会陷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嘲讽之中,重者可能会被扣以不利社会稳定的大帽。因此,在正确对待民间预测问题上,还要求我们社会一方面要有一个宽容的决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对漠视民间研究成果或民众重大疑问而造成损失的官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建立由多方参与的民情舆情评估制度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