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印度狼(学名:Canis indica)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上层的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山地和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中文学名:
印度狼
拉丁学名:
Canis indica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科:
犬科
属:
犬属
种:
灰狼
亚种:
印度狼
命名时间:
Aggarwal et al., 2003
英文名称:
Indian wolf
详细解释
物种简介
印度狼是生活在印度至中东的一种哺乳动物。分布在从伊朗高原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区域。毛短而浓密,一般为红色、茶色或浅黄色。身高约60-95厘米,体重18-27公斤,比灰狼小。像阿拉伯狼一样,印度狼耳朵很大。由于杂交、生存地缩小和人类捕猎,导致种群缩小。
地理分布
印度狼适应灌木丛林,草原和半干旱牧区环境。它们主要分布于印度的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其领土范围从100至150平方英里。大部分的印度狼的栖息地重叠喜马拉雅狼,但这两个物种并没有杂交。据2004年统计,印度狼约有2000-3000头。
由于印度狼会猎食人类幼儿及家畜,长期被猎杀,因此列为濒危物种。拉贾斯坦邦是唯一有饲养印度狼的地区。
生活习性
印度狼生活于半干旱及炎热地区。它瘦小的体型适合猎食这些地区体型小的有蹄类、兔、野兔及啮齿目动物。有研究指出印度狼不会经常咆哮。
生长繁殖
印度狼的繁殖季节通常在雨季后,在每年的10月左右。通常情况下,每次在地下洞穴产3至5只幼崽。母父亲共同照顾幼崽,直到它们长到6个月的年龄。
分类研究
英国自然学家荷吉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是第一个于1847年将印度狼描述为独立物种C. laniger的人,不过他真正描述的却并非印度狼。
另一名英国的自然学家于1888年描述印度狼为C. pallipes。他指出C. pallipes比C. laniger细小,冬天的毛皮较短及薄,头颅骨及牙齿亦较细小。并指出荷吉森的描述只是灰狼的亚种(C. lupus laniger)。
1941年,英国的波考克将此两种狼都分类为灰狼的亚种(C. l. pallipes及C. l. laniger)。后来荷吉森所描述的狼被重置为欧亚灰狼,而印度狼则分类为灰狼的亚种。
但线粒体DNA的研究发现印度狼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学名现被称为Canis indica。另外,同样的研究亦成立了喜玛拉雅狼的独立物种(C. himalayaensis)。印度狼可能于约40万年前的更新世迁徙至印度,且与狼的共同祖先分隔。但其它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及巴基斯坦的所谓印度狼,仍被包含在灰狼的亚种中,并更名为伊朗狼(C. l. palli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