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Sovereign rating),是指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评级结果。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2011年8月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在该公司70年的信用评级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Sovereign rating),是指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评级结果。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2011年8月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在该公司70年的信用评级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概述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评判。主权信用评级,除了要对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级。主权信用评级一般从高到低分为AAA,AA,A,BBB,BB,B,CCC,CC,C。AA级至CCC级可用+号和-号,分别表示强弱。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评级内容
国际上流行国家主权评级,体现一国偿债意愿和能力,主权评级内容很广,除了要对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级。
根据国际惯例国家主权等级列为该国境内单位发行外币债券的评级上限,不得超过国家主权等级。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具体涉及的主权评级有:长、短期外币债国家上限评级,长、短期外币银行存款国家上限评级。鉴于外币转移风险及国家系统风险,国家上限评级代表了外币债务发行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评级。另外还涉及政府外币及本币长期债券评级。主权评级标准从AAA至C。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评级依据
在确定或调整主权信用评级及评级前景时,一般主要考察该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及前景以及财政状况及货币政策。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负担(主要指外债)及偿债能力是主要的考察指标,但一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对主权评级来讲则显得更为重要。
宏观经济指标中国际贸易收支、国际储备、投资、失业率及通货膨胀水平也是重要的评级依据。当然政府实施积极的经济改革将对评级产生支持,而利率及汇率等反映金融市场稳定的指针也是评定主权评级的要素,因为通常利率大幅下降及汇率相对稳定将有助于一国政府的债融资压力减轻。国家政局稳定也是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基本因素。若政局不稳,通常也会将主权评级及前景加以调整。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主要作用
信用评级业是金融体系中特殊的中介服务,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
信用评级是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它他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
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作为中央政府对本国之外的债权人形成的债务,一般由债权人所在国家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美国次债危机证明,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经济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目前加强评级监管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评级监管已写入G20金融峰会宣言。
1997年美国穆迪宣布对日本四大券商之一的山一证券降级,直接导致其股价狂跌和倒闭,美国美林公司乘机接管了山一证券,以极少的代价成功进入日本证券市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信用评级引发的一场灾难,在2008年10月22日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国三家评级机构承认他们犯了道德错误,向市场提供了虚假评级信息。迪拜债务危机再次表明,美国主导的信用评级不能有效揭示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中的风险。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注意事项
1、国家主权评级(或前景)的调升通常会同时使该国主要银行的存款评级及国家大型或垄断企业的评级(或前景)上调,但银行的财务实力评级则不受主权评级的影响。
2、由中央政府担保的公司债的信用评级(或前景)通常与国家主权评级(或前景)一致。
3、国家行业垄断者寡头的信用评级(或前景)与主权评级(或前景)高度相关。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评级现状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占据了垄断地位和拥有绝对话语权。信用级别是否客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级机构的立场,美国评级机构渗透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成为美国持续推行其价值观与政治经济强权的重要工具。而美国资本市场的评级准入限制保证了美国评级机构的垄断地位。
由于拥有全球最多的金融资本,美国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美国评级市场的准入制度使得美国评级机构得以凭借美国强大的金融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和垄断地位。
由于认识到信用评级的特殊性,世界各主要经济大国如日本、韩国、印度、瑞典、俄罗斯等都主要依靠本国评级机构来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的安全。各国大力发展本土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以保护国家利益,对外国评级机构的入境大多持限制态度,即使允许外资进入,也是严格限制其控股比例。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评级标准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状况恶化引起世人关注,也引起人们对西欧特别是奥地利金融体系稳定的担忧。奥《经济报》整理了有关中东欧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资料,(说明:*为投机等级,其余为投资等级)
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
Aaa AAA AAA
Aa1 AA+ AA+
Aa2斯洛文尼亚AA+斯洛文尼亚AA+斯洛文尼亚
Aa3 AA- AA-
A1捷克、爱沙尼亚、斯洛伐克A+斯洛伐克A+捷克、斯洛伐克
A2波兰、立陶宛A+捷克、爱沙尼亚A+
A3匈牙利A-波兰A-爱沙尼亚、波兰、立陶宛
Baa1拉脱维亚BBB+立陶宛BBB+
Baa2 BBB匈牙利、保加利亚BBB匈牙利、拉脱维亚
Baa3保加利亚、罗马尼亚BBB-拉脱维亚BBB-保加利亚
Ba1* BB+*罗马尼亚BB+*罗马尼亚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中国评级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最初的评级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隶属于各省市的分行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过几次清理整顿,评级机构开始走向独立运营。1997年,人民银行认定了9家评级公司具有在全国范围内从事企业债券评级的资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短期融资券市场建设,形成了中诚信、大公、联合、上海新世纪和远东五家具有全国性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2006年后,上海远东因“福禧短融”事件逐渐淡出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市场洗礼,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评级机构只有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4家。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存在问题
由一个国家的评级机构垄断国际评级体系,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可能就会从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出发,做出有损他国利益的信用风险评价,用一国信用评级标准评价各国信用风险更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风险。这位专家认为,要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及其行业的信用风险,必须要研究其信用风险形成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和建立正确的评级方法和标准。
2006年,美国评级机构开始了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全面渗控。2006年,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实现绝对控股。同年,新华财经(美国控制)公司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实现了对该机构的直接控制。2007年,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双方亦在商谈合资事宜。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公司也都曾与大公洽谈合资,提出对大公控股或控制经营权,穆迪愿意出价3000万美元购买大公控股权,但都遭到拒绝。这样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被美国收购的评级机构中,中诚信、联合在全国各省均设有分公司,他们可以从事国内的所有评级业务,市场份额合计超过2/3以上。美国评级机构借助被收购公司的分支机构,迅速将触角伸展到全中国,直接或间接从事所有评级和相关业务。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 评级案例
美国降级
美国时间2011年8月5日晚,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
降级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两党在债务危机中的政治冒险行为已经影响到联邦政府在调控财政方面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可预见性。出台的提高债务上限法案所提出的10年内削减2.1万亿美元支出的目标无法解决美国长期巨额债务问题,而预计两党未来也很难再在减赤问题上有所作为。
欧洲国家降级
2011年11月,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欧洲一些国家主权信用评级。11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葡萄牙的评级下调至垃圾级,从“BBB-”下调至“BB+”,维持负面评级前景。惠誉并警告称存在评级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
标准普尔同天宣布,将埃及长期外币和本币主权信用评等从“BB-”调降至“B+”,评级展望为负面。
24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匈牙利主权信用评级从Baa3下调一级至Ba1,并维持前景展望为负面。
2011年12月5日,标普将15个欧元区国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标普称德国、荷兰等6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会被下调一个级别;法国等其他国家评级则可能最多会被调降两级。此前,法德等6国均拥有3A信用评级。
2012年1月13日,标准普尔宣布下调欧元区9个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其中,法国、奥地利首次丧失AAA评级,马耳他、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又被下调了一个等级,而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塞浦路斯被下调了两个等级。目前,欧元区17个国家中,只有德国、荷兰、芬兰、卢森堡四国还保持着AAA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