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中、小学全面铺开,进展顺利。此次“课程教改”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在逐步显示出它的效果。在总结已经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改革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前进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到某些旧的观念仍然在困扰着一些不能跟上形势的教师。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新教改实施过程中,更新观念是关键。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实行灵活多变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标教学的特点。注重能力培养,是新课标教学的核心。
更新观念是新“课程教改”的关键
新的“课程教改”并不是对旧的教学模式的彻底否定。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我们有着很多的优良传统,诸如两千年来中国教育中一直坚持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这些都是经过无数代教师的实践,而得出的真知灼见。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里所论述的“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真理”。但我们同时要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来补充、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大势所趋,时代使然。比如说,在新的教学方法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单位时间里为学生提供传统教育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大量信息、知识,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死记硬背;传统教育中经常出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所替代。新“教改课程”中大容量的知识信息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连的新观念,提供了21世纪学校里,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所有这些都是新“教改课程”的特点。
关于能力培养
知识的传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教育不仅包括书本知识的传授,同时还有人的能力、情感、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等等,这些都是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宜仅从“知识中心”出发,还要考虑到“能力中心”的培养,从“学习书本知识” 转移到 “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生存”,这些都是“新课程教改”的特点。从“传授知识”来看,传统的教学中,倾向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新的“教改课程”加强了向“思考型”、“研究型”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这也是新的“教改课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古训是教育界始终所提倡的,但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新的“课程教改”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
关于教材使用问题
我们说,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并没有妨碍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反,由于新教材的巨大知识容量,对教师的要求将比以往更高。因此,要求老师准备好每一堂课,把传授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能力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中。关于新教改的挣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把握在某个时段可能会走在任课老师的前边,比如说对网络知识的运用,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要教会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必须先具有一桶水。”在使用新“教材”中有了新的意义。使得使用新“教改课程”的老师,不仅要对所教的专业知识有深刻,全面的掌握,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新知识面,不断地掌握新的技能、方法,以适应新“教材”的使用。
关于学习模式
课堂学习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总括起来,仍然是一个“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学习过程不可能全部由学生的自我发现来完成,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接受性学习还是主要的。人的一生中,即使学识很渊博,也不能完全排除接受性学习。不能把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等号。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定意义上,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中。假若把它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在强调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同时,要着力改善接受性学习,积极探索接受性学习的新形式。而新“教改课程”的采用,同样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关于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不能只强调培养发散思维,因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发散思维与复合思维共同运作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融合的产物,是人类左右大脑皮层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形成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古往今来,产生了创造性贡献的人,未必都是书本学习的尖子,见微知著,我们要鼓励善于动脑子,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不能仅仅强调只会求解深题、难题的学生才算好学生,这是一种旧的思维模式。这也是新“课程教改”的一个特点。
关于课堂形式
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满堂转”表演式的教学也未必就好。我们需要的是思维的活跃,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不能为“活跃”而活跃,为问“问题”而问问题。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必需的,但同时要考虑它的实际效果。作“秀”式的“启发”式教学与新“课程教改”是相违背的。
关于赏识激励
对一个人的经常鼓励,是激励一个人积极向上的良性刺激。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是老师在实施教育时,对每一个孩子的应有态度。但孩子的成长中,仍然需有否定、责备与必要的批评。优秀人才的培养不是仅仅靠表扬才能成长起来。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成长,都是在逆境、顺境交替作用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中外教育的比较
人类历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外文化发展的不同,决定着在教育理念上的根本差异,笼统地讲孰优孰劣,难免会产生“削足适履”的做法。比如就中、美的基础教育而言,应该说:各有长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弥补才是最恰当的。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能否定过去的成绩,尤其对传统教育中好的东西,更不应该“丢弃”,甚至“消灭”。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呼吁学点教育史,这是大有启迪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了解一点教育史,中国的和外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不能搞“横空出世”,还要学点辩证法,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改革和创新中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少走弯路,少出现反复,才能使课程改革沿着科学的轨道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