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木卫二

基本解释

  木卫二(又名:欧罗巴;英文:Europa,IPA: [juˈroʊpə];希腊文:Ευρώπη),木星的天然卫星之一,由伽利略于1610年发现(不久之后又被西门·马里乌斯(Simon Marius)独立发现),是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小的一颗。在已知的63颗木星卫星中,木卫二是直径和质量第四大,公转轨道距离木星第六近的一颗。

详细解释



  木卫二 - 名字由来

  刚刚发现木卫二的时候,马里乌斯将它命名为欧罗巴(Europa)。欧罗巴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美丽的腓尼基公主,其他三颗伽利略卫星也被马里乌斯以希腊神话人物分别命名为爱莪(Io,木卫一)、盖尼米德(Ganymede,木卫三)和卡利斯托(Callisto,木卫四),这四个人物皆以俊美着称。但是在20世纪中叶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一套命名并未被天文学家所认可。早期的文献中多以位置编号将“欧罗巴”称作“木卫二”。1892年发现了木卫五,比之前已知的所有木星卫星都更靠内。1979年旅行者号探测器又发现了三颗内侧卫星,至此,“欧罗巴”的位置排到了第六。尽管如此,编号名仍然承袭下来,并偶有使用,中文因对音等问题,亦通行以“木卫二”指称“Europa”。

  木卫二 - 物理特征

  内部结构

  木卫二的主体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它的表面由水覆盖,据推测厚可达上百千米(上层为冻结的冰壳,冰壳下是液态的海洋),1995到2003年期间环绕木星进行科学考查的伽利略号飞船所采集到的磁场数据表明,木卫二在木星磁场的影响下自身能够产生一个感应磁场,这一发现暗示著,其表层内部很可能存在与咸水海洋相似的传导层。木卫二可能还有一个金属性的铁核。

  表面特征

  木卫二的表面大体光滑,很少有超过几百米的起伏,不过在某些地区也可以观测到接近一公里的落差。木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光滑的天体。它那些显眼的纵横交错的纹路,也就是所谓的返照特色(albedo feature),是由低浅的地形所造成。由于撞击坑非常少,木卫二是返照率最高的卫星之一。这也暗示了它的表面是相当“年青”和“活跃”的;基于对木卫二可能经受的彗星撞击频度的估算,它的“表面”年龄大概在2千万到1亿八千万年之间。(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urface clearly show a variety of ages)。

  木卫二表面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那些张牙舞爪地布满整个星球的暗色条纹。近距离观测表明,条纹两侧的板块有相向移动的现象。大一点的条纹横向跨度可达20公里,可以观察到这些宽条纹的深色部分和板块外缘有模糊过渡。规则的纹路,以及宽条纹夹有浅色的细纹,这些形态很可能是由表层冰壳开裂较温暖的下层物质暴露而引起的冰火山喷发或间歇泉所造成。这与在地球上的海脊有着相似的效果。据推想,大部分的裂痕是由木星所施加的强大的潮汐压力所造成;由于木卫二已被潮汐锁定,它总是保持一个方向对着木星,固定的压力模式应该可以形成特定的可预测的破例式样。然而在木卫二表面上只有新近出现的裂痕才符合预测的式样,其他的裂痕可以向各个方向延伸,年代越久远的就越是如此。一个较合逻辑的解释是,木卫二其表层的自转速度要略快于其内部,冰面下的海洋将外壳与更下层的地幔分隔开,冰壳在木星的重力牵扯下被撕裂。对比旅行者号和伽利略号拍摄的照片可测算出,大约每10,000年木卫二的外壳会比其内部多自转一周。

  木卫二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遍布四野的或大或小或圆或椭的暗斑,拉丁文作lenticulae,义为“雀斑”。这些暗斑有的突起如穹有的凹陷如坑有的平坦如镜,也有的纹理纷糅粗糙。突起的小丘多顶部平整,显见着原本是与周遭的平原一体,受推挤上抬而形成。据推想,暗斑的形成是下层温度较高的“暖冰”在透刺(diapir)作用下向上涌升而穿透表层的“寒冰”所致,其运动机理与(地球)地壳内部的熔岩窨(magma chamber)相似。光滑的暗斑是“暖冰”冲破表壳时有融水渗出所造成,那些粗糙杂错的斑痕(又被称作“混乱”(chaos)区域,如Conamara混乱地带)是由大量细小的表壳碎片镶嵌在暗色的圆丘中所构成,就像是极地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地球)。

  冰下海洋

  木卫二的表面温度在赤道地区平均为110K(-163 °C),两极更低,只有50K(-223 °C),所以表面的水是永久冻结的。但是潮汐力所提供的热能可能会使表面冰层以下的水保持液态。这个猜想最初由针对潮汐热的一系列推测所引发(略为偏心的轨道和木卫二与其他伽利略卫星之间的轨道共振所产生的后果)。伽利略计划的读图团队在对伽利略号和旅行者号所拍摄的图像分析之后推测木卫二的地形特征意味着冰下海洋的存在。有学者将木卫二表面极富特色的混乱地带解释为下层海水渗出地表而造成。但是这一解释争议极大,多数对木卫二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更倾向于支持一个被称作“厚冰”模型的理论,他们认为即便存在这样的海洋,也几乎不可能对表面造成直接的影响。对冰壳厚度的估算也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认为是几千米的,也有认为是数十千米的。

  木卫二表面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形的撞击坑就是支持“厚冰”模型的最佳证据。最大的一个撞击坑被若干同心圆圈所环绕,坑内被新鲜的冰填充得相当平整。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对潮汐力所生成的热能的估算,所推测出冰壳厚度在10到30千米之间,这就意味着冰下的海洋可能深达100千米。

  伽利略号轨道飞行器还观测到,木卫二在通过木星巨大的磁场时自身会产生一个强度呈周期性变化的弱磁场(其强度与木卫四接近,约为木卫三磁场的四分之一)。有猜测认为,冰下咸水海洋中的极性离子是该磁场的成因。 另有光谱分析的证据表明,木卫二表面裂痕中微显淡红色的物质有可能是从冰下渗出的海水挥发后沉积下来的盐(比如硫酸镁)。硫化氢也是这一现象的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纯净物都是无色或白色的,别的一些物质也被用于解释淡红色的成因,比如含有硫磺的混合物等。

  大气

  1994年哈勃空间望远镜的Goddard高解释度光谱仪观测到,木卫二的表面包裹着一层主要由氧构成的极其稀薄的大气(1地表气压约1微帕)。在已知的太阳系的所有卫星当中只有七颗具有大气层(其他六星为木卫一、木卫四、 土卫二、 木卫三、 土卫六 和 海卫一)与地球不同,木卫二大气中的氧是非生物来源的。很可能是带电粒子的撞击和阳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使木卫二表面冰层中部分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氢因原子量低而逃逸,原子量相对较高的氧则被保留下来。

  温度

  天文学家认为它表面覆盖着水冰(温度达零下300华氏度,即零下184摄氏度),地表下可能存在由液体水构成的汪洋大海。它表面的冰可能很适合滑冰,因为它是太阳系里表面最光滑的天体,木卫二上有一些裂缝,但是没有陨石坑。然而,尽管木卫二由冰层包裹,而且表面温度很低,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来自它内部的热量和木星的潮汐引力,足以使木卫二上的海洋水温满足生命生存的需要。

  木卫二 - 对木卫二的探索

  。

  有关木卫二的大多数知识都获取自旅行者和伽利略两次任务中的飞掠观测(flyby)。雄心勃勃的木星轨道器计划已于2005年取消,但是还有各种各样针对木卫二的未来探索任务的议案被不断的的提出。

  2006年NASA(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的预算中编列了应美国国会的口头提请为未来的环航木卫二计划而建立基金。在设想中,该计划的任务包括:通过重力和高度的测量手段确认木卫二的表面冰壳下是否存在海洋;大范围地对地表进行高解析拍摄,通过光谱分析以确认其表面物质的化学成分;以及利用穿冰雷达对冰层进行穿透探测等。该计划甚至考虑让飞船携带一个小型的着陆装置,利用此装置直接分析木卫二表面的化学成分,同时采集地震波数据以确定冰层的厚度和活跃程度。然而目前不可确知该计划是否有切实启动的可能,NASA2007年度的预算编列中就没有这项资金。

  另一个可行的计划是使用与深度撞击(DI)计划相似的撞击器。用撞击器猛烈撞击木卫二表面以激起碎屑烟雾,让一艘小型飞船穿过烟雾收集碎屑。因无须从木星或木卫二的环航轨道上发射着陆器——当然也省略了从卫星上重新起飞的步骤——燃料的消耗将大大缩减,故而该设想被看成是最经济的方案之一。

  还有一些更大胆的设想,比如发射一个着陆器寻找冻结在冰壳浅层的可能的生命迹象,或者直接深入内部对冰下海洋进行探查。提案之是派遣一个被称作“融探”(Melt Probe)的巨型核动力探测器(穿冰机器人——cryobot),用它融冰打孔,一直钻入到冰下海洋,接触到水后再释放一个自主运行的水下行走器(涵泳机器人——cryobot)。这个装置可以将收集到信息传送回地球。穿冰和涵泳机器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以避免将可能从地球携带的有机质误认作当地的生物,并杜绝对冰下海洋的污染。这一议案尚未进入严肃筹划的阶段。

  Cryobot在南极洲经过了测试。随着钻头通过产生的热量融化冰层,探测器会“越陷越深”。融化冰层从理论上讲是个不错的概念,但如果探测器碰到冰层深处的东西,比如大块石头,它将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如果不能融化冰层,那么探测任务将就此走向终结。 香港理工大学和匈牙利格拉兹威尔特劳姆福斯特研究所设计出将钻探技术和融化方法完美融为一体的创新方法。他们提出的“热钻”(thermal drill)系统原型机在实验中表现不俗,实验结果刊登在2008年7月出版的《行星和空间科学》杂志上。

  高校空间研究协会(Universities Space Research Association)于2006年南出版了一册《太阳系探索指南》(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Roadmap)作为NASA的决策参考。该手册将对木卫二的探索排在前列,建议于2008年启动一系列有关旗舰级木卫二任务的策划项目,并期望飞船能在2015年升空。

  2011年11月16日,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分析“伽利略”号探测器发回的数据后发现,木星的卫星——木卫二的冰封表面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态水,水量与北美洲的五大湖相当,这颗卫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