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被刑拘15个月,这位“太子奶”创始人被定性为“无罪”而重获自由。本报对此案例深度分析,以揭示中国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曲折,和它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复杂。李途纯们的经历若能引起社会关注,法制思变,也不枉然
太子奶原总裁李途纯无罪获释,当初拘押李途纯的三项罪名无一成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检方认定:“李途纯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借款行为,属于单位筹集资金和民间借贷性质,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然而,涉嫌非法集资罪的吴英,已被浙江高院二审判处死刑,正在等待最高法的审核,可谓已是命悬一线。看到李纯途无罪获释的消息,我们有理由追问:吴英的命运将会如何?
吴英涉嫌非法集资二审被浙江高院判处死刑,消息一出,可谓举国哗然。从法学界的精英人士到普通草根阶层,高呼“刀下留人”的声音,在网络舆论上此起彼伏。公众对吴英案的强烈关注,表达了对法治正义的热切愿景。
退一步说,即使吴英非法集资“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受到严惩于法有据,可是,在全国特别是在浙江,可以戴得上非法集资这顶大帽子的民间借贷,可谓是成行成市尽人皆知,况且还有众多的公务员参与其中,监管部门何以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司法部门又为何不严厉打击?如果说吴英非法集资“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监管、司法部门对浙江民间借贷泛滥是否有失职渎职之嫌?为何又不见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和处罚?现在,“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责任,完全由吴英一人来扛,法理正义几何?
当下,民间借贷暗潮涌动,对国家现有的金融管理秩序自然造成严重冲击。对吴英作出死刑判决,恐怕有“杀鸡儆猴”的意味。在吴英犯案之前,已经有人因为非法集资东窗事发而人头落地,抓捕吴英已经五年,所谓的“非法集资”,不但未见减少,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既然非法集资被判死刑,并非“前无古人”,杀了吴英也未必就能让非法集资“后无来者”。“杀鸡儆猴”是否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实在是值得怀疑。鼓吹死刑者,除了看重其中最为严厉的惩罚功能外,恐怕更看重其中的“震慑”作用。“杀鸡儆猴”,不但“儆猴”的作用让人生疑,更重要的是,对“鸡”也显然有失公正。“杀鸡儆猴”式的死刑判决,虽然将“震慑”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对于法律正义,则无疑是一剂毒药。
在诸子百家中,法家虽然也鼓吹“以法治国”,但在法家思想中,“以法治国”仅仅是人治的一种工具性选择,严刑峻法只是用来打压民众的狼牙棒。正是因为法家思想中的法律,并没有闪现正义的光辉,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格格不入。
有道是法不容情,法律似乎给人的感觉是冰冷严酷,但在现代法治精神中,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并不总是冰冷的,而是必须具有正义的温度。吴英案二审判决之后,网络舆论群情汹涌,反映了公众对法律正义的强烈追求。在共和国法治的天空中,我们不能让法家之法的阴云掩盖现代法治精神的正义光芒,更不能看到法家之法的狼牙棒在共和国法治的天空中挥舞。
如果吴英能够绝处逢生,则会让公众看到现代法治精神可贵的正义之光。李途纯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借款行为属于“单位筹集资金和民间借贷性质”,可以无罪获释,吴英怎么就要让她“人头落地”?吴英的命运如何,值得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