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枯 kū
〈形〉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wither]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in ancient time criminals were executed in public squares and then abandoned there]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词性变化
◎ 枯 kū
〈形〉
(1) 干涸 [dried up]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empty]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dry]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haggard]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interestless]。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 枯 kū
〈名〉
(1) 枯朽的树木 [withered tree]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skeleton]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dregs]。如:茶枯;菜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