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截止2012年,柏林电影节已举办62届。
柏林电影节 - 简介
柏林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柏林电影节 - 历史发展
柏林电影节于1951年夏天创立。为了树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在三国盟军撤出柏林的同时,柏林电影节拉开了帷幕,当时的名字是“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一届的柏林电影节由电影历史学家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于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宫举行。第一届的金熊奖并不是由评审团选出而是由观众决定的。
1956年,柏林电影节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A类电影节,从此获奖名单改由评审团决定。选举出的评审团来自世界各地,并设立了金熊奖和银熊奖两项大奖。
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
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柏林电影节 - 奖项
柏林电影节设立了金熊奖和银熊奖两项大奖。
金熊奖
“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金熊像雏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于1932年设计而成的,自1951年开始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并一直沿用到1959年。
银熊奖
“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
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
柏林电影节 - 活动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有 :
1.举行影片比赛评奖,设有金熊、银熊奖评委会特别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
2.举行会外放映;
3.举办回顾展;
4.开设电影市场;
5.举办宣传品展览。[1]
柏林电影节 - 影响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每年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观众。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莱那·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罗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等人。[1]
柏林电影节 - 中国获奖历史
1982年 阿达的《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
1983年 许雷的《陌生的朋友》获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 张艺谋的《红高粱》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89年 吴子牛的《晚钟》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1990年 谢飞的《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1993年 谢飞的《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获金熊奖
1994年 吴子牛的《火狐》获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 (摄影)
1995年 李少红的《红粉》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1996年 严浩的《太阳有耳》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
2000年 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2001年 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获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2003年 影片《盲井》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英雄》获特别创新奖
2004年 朱文《云的南方》获非竞赛单元的“NETPAC”奖
2005年 55届柏林电影节上,顾长卫凭借《孔雀》获评委会大奖银熊奖Peacock
2010年 60届柏林电影节上,中国导演王全安则凭借新作《团圆》获得最佳编剧银熊奖
2012年 《白鹿原》获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银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