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英文名】Franchet Groundcherry 【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oxyphyll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7-12cm,全株呈白色。小叶3-4枚轮生,线形,长1-1.5cm。花序似头状,花长14-17cm,有毛。荚果膨大,球形或卵状球形,直径8-11mm,被褐色毛。花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沙丘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辛;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咽喉痛;疮疖痈肿;瘰疬结核;急慢性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或研末调涂。
【附方】 ①治疮疖痈肿:鲜泡泡草一两。水煎服。 ②治乳腺炎(初期):泡泡草适量。煎水外洗。 ③治瘰疬结核:泡泡草、白蒺藜各适量。研末,麻油调敷患处。 ④治急慢性湿疹,婴儿湿疹:泡泡草、北五加皮、甘草各一钱。研末,苦参籽馏油调涂,一日三次。 【摘录】《*辞典》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