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直播室 -简介
在深黑的海底,有一双双“眼睛”能看清风云变化,布设于舟山东部的这个观测网如同“海底直播室”一般,不仅能实时监控海洋信息,还能记录地震和海啸等数据。海洋环境监测已被列入本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一个投资高达4000万元的“东海海底观测网”将在未来五年内建成。
功能特点
进行海底观测,这就是“海底观测网追求”的目标之一,虽然目前离此还较远,但充分说明了“海底直播室”的作用,过去人们主要是“从上而下”看海洋,利用遥感技术来观测,而如今则把“眼睛”放到了大洋之底,希望能把海底看得更为清楚。我们可以监控泥沙的走向。来自长江的大量沉积泥沙会影响到航道和工程的稳定性,这些数据对相关部门颇为重要。对渔业而言监测网还能观测到赤潮、水底缺氧等信息。
主要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将多普勒声学仪、浊度仪等安装在光缆上,形成观测点,再通过光纤网络向各个观测点供应能量、收集信息。由于不受天气、电池寿命等限制,沉到海底的光缆上仪器就能进行长年连续的自动化观测。仪器测得的数据通过光纤传输到海面上的观测系统登陆平台,随后无线传输到同济大学的实验室中。
海底观测
作为中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已经建成,下一步将在舟山东部的长江口区域扩大规模,布设观测网络体系。
海洋地震是东海海底观测的内容之一,但并非用来预报,更重要的是进行数据记录。
在东海海底观测网中会设置地震仪等仪器,从而进一步加强本市对东海地震及海啸的监测。此前智利发生8.8级强震后,小衢山试验站传回的数据就显示该海域的海平面高度出现异常,从而有助于预报模型的验证与改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