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暨豚

                     

  白暨豚中文名也称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Lipotes vexillifer,英文名为Yangtze River Dolphin。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目前是否灭绝存在争议。

  白暨豚 - 基本概述

  白暨豚亦称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

  命名

  白鱀,白暨,白鳍——白鱀豚如何写,曾是一个问题。 鱀,可考。《尔雅》:“鱀,是鱁。”据白鱀豚研究权威周开亚的论述,白暨豚,白鳍豚,都属白鱀豚为数众多的别名。但在“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束后,媒体上称呼仍然各异。国人常用的智能ABC拼音输入法中,只有相对不那么规范的别名“白鳍豚”,是成词,所以最多,其次是“白暨豚”,“鱀”则根本打不出来,以“白鱀豚”命名的,寥若晨星[1]。

  白暨豚 - 分类

  对于白鱀豚的科学分类一直存在某些争议,主要是在白鱀豚属于哪个科上意见不一致。例如《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将它归为白鱀豚科( Lipotidae),而ITIS则将它归为亚河豚科(Iniidae)。

  1918年,米勒在比较了白鱀豚和亚河豚的骨骼后,认为二者是近亲,将白鱀豚归入了亚河豚科。大多数生物学家也支持他的这个结论。1979年,中国生物学家周开亚等人在比较了白鱀豚和其他淡水豚类的骨骼后,否定了米勒的结论,并建立了白鱀豚科,并得到了其他一些学者的认可。但是Barnes对弗西豚科的化石与白鱀豚进行对比后认为白鱀豚应该属于弗西豚科的亚科Lipotinae。而Heyning在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后,把白鱀豚作为了亚河豚科下的一个属。而DNA序列的测定结果则表明,亚河豚、弗西豚和白鱀豚各属于不同的科 。[2]

  白暨豚 - 分布范围

  白鳍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

  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暨豚 - 身体结构

  白鳍豚的体形呈纺锤形,身长约2~2.5米左右,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鳍豚是肉食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白暨豚的视听器官已经退化。它眼小如瞎子,耳孔似针眼,位于双眼后下方。但大脑特别发达,声纳系统极为灵敏,头部还有一种超声波功能,能将江面上几万米范围内的声响迅速传入脑中。一旦遇上紧急情况,便立刻潜水躲避。

  白暨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暨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

  白暨豚耐寒,体温通常在36℃左右。

  白暨豚 - 生活习性

  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

  白鳍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白暨豚往往成对或三五成群一起活动,但人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它,只有在它露出水面呼吸时才能瞥见一眼。

  白鳍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白暨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成熟个体最大体长,雌性2.5米,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摄氏度左右。

  白暨豚 - 繁殖习性

  白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鳍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鳍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一般寿命30年。

  白暨豚 - 种群现状

  根据化石记载,白暨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暨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白暨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1979年,中国宣布白暨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暨豚乃违法。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暨豚死去。

  1986年,估计剩余300头。白鳍豚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当年曾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0年,估计剩余200头。 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1997年,估计少于50头(发现23头)。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25岁的“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已属老龄。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联合科考结束后,悲伤的国外科学家宣布,“白鳍豚可能已经灭亡”,之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白暨豚,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2年2月,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学快报》发表了中、美、英等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表示,说白鳍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 意思是,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而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

  白暨豚 - 物种价值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白暨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

  白暨豚 - 锐减原因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白暨豚 - 研究与保护

  科学研究

  明、清时期关于白鱀豚的记载丰富详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旭的《虫荟》和杨承禧的《湖北通志》均描述到了白鱀豚的地域分布、资源数量和其捕捞与利用。

  1923年,霍依对他发现的白鱀豚标本发表了一篇文章,并刊登于《中国科学与艺术》杂志上,引起了中国国内外水生届学者的关注。霍依和米勒是中国国外对白鱀豚进行科学研究最早的人士,霍依带到美国的白鱀豚标本也是中国国境外唯一的一个完整的白鱀豚骨架标本,现由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立博物馆收藏。20世纪30年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战乱、资金有限等种种原因,水生界学者没有对白鱀豚做很多的研究。

  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中国首次“白鱀豚科研工作会议”。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集体落实了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声学、行为生物学与资源保护的角度进行针对白鱀豚的研究工作。第二次“白鱀豚科研工作会议”于1979年12月召开。各个科研协作组交流了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有一些来自法国和瑞士的豚类专家参与会议。直至1980年捕捉到淇淇前,学者们对白鱀豚进行的研究均为原位工作,可谓“纸上谈兵”。

  1980年前,中国内外的学者们对白鱀豚的研究主要基于一些收集到的白鱀豚骨架标本。截止1997年的统计数据,全球收藏的白暨豚标本也只有41只。白鱀豚的标本因为数量极少,与其深厚的科学研究价值(在捕捉到淇淇前也是研究白鱀豚的主要材料),尤其珍贵。截至2007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仅有美国的国立博物馆(华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和联合王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南甘辛顿)藏有白鱀豚的骨骼标本。

  人工饲养

  1981年12月7日,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渔民于长江谏壁流域用滚钩捕捉到了一头雄性白鱀豚,用干运方式运到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总所的养殖试验场内未经过滤的露天水池中进行人工饲养,称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伤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生存了129日。

  “淇淇”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头白鱀豚,它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之后一直被饲养在武汉的中科院水生动物所,直到2002年7月14日死亡。他为白鱀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文化宣传

  1980年,邮电部发行了白鳍豚的特种邮票,1992年白鳍豚又成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值5元的白鳍豚纪念币,同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接受到社会各界捐赠人民币91万余元,1997年,农业部设立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志徽,标志志徽的主体图案就是一只白鳍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标志志徽的主要作用是,象征主管部门的职责,唤起全社会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标志可以用于有关主管部门的设施、装备、交通工具和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标志牌、界牌以及各种宣传用品等。1996年1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以珍稀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棗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在武汉市正式成立。基金会由武汉市政府发起成立,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承办。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当天,就收到企事业单位的捐赠48.2万元人民币,显示了社会各界对保护白鳍豚的关注之情。

  1997年6月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联合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倡议,并提议1997年为拯救濒危野生动物棗白鳍豚年,组织各种大众媒体,以及科技界、教育界在1997年下半年开展海报张贴、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组织500名社会各界人士在长江中下游白鳍豚栖息地进行环境考察和科学寻访活动,呼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白鳍豚的自然生存条件得到改善[4]。

  保护研究大事记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暨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国际会议。

  1996年:12月25日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来自北大、人大的部分大学生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鳍豚年。

  1997年8月:“长江瑰宝白鳍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2000年4月:在北京开通了“爱白鳍”网站。

  2002年3月:中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提案。

  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鱀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鱀豚的踪迹。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