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
详细解释
芥子园缘何有名?
芥子园系仿古园林建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而建,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志励人,催人奋进。难怪,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有诗云:“顾曲精微数笠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
芥子园景区信息
景区特色
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 兰溪的芥子园设计体现了明清年代的建筑特点,继承了南京芥子园的建筑风格和称号,并处处体现了芥子园的古朴内涵。
最佳出游时间
四季
开放时间
全年
地址:兰溪市北隅
汽车:杭州坐中巴到兰溪然后再坐1路公交车到
火车:兰溪火车站广场有旅游专线巴士直达
其他交通方式:自驾车:上杭甬高速在兰溪出口下再按路牌走
[编辑本段]《芥子园画谱》
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者,《芥于园画谱》当之无愧也,(亦称《芥子园画传》)它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所以“芥子园”这部书的名气很大。《芥子园画谱》自300多年前出版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光绪年间的“巢勋本”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遂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为初学者作楷范。篇首并编“青在堂画学浅说”,因得李渔的资助,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套版精刻成书,即以“芥子园”名义出版。这是《芥子园画谱》第一集。接着王概又受沈心友之托,与他的胞兄王蓍胞弟王臬,共同编绘了“兰竹梅菊”与“花卉翎毛”谱,就有了第二、三集。那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用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印成,世称“王概本”。在当时观之较为精致,但印数很少,只能印几百部。
《芥子园画谱》此后一再翻版,逐渐漫漶。到光绪年间(1875—1909年),需要这部画谱的人很多,而原书因多年翻版,已磨损得不能再印。那时,有一个叫巢勋的画家,也是嘉兴人,他临摹了前三集,并增编一批上海名家的画作,同时又编绘了一集人物(即《芥子园画谱》第四集),于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有正书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世称“巢勋临本”。这套《芥子园画谱》虽是黑白版本,但比“康熙版”丰富得多了,从此《芥子园画谱》得到更广泛的流传。
《画传》出世,备受时人赞赏。光绪十三年,何镛在所作后序中写道:“一病经年,面对此谱,颇得卧游之乐。”并题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
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哀。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皆得惠于此。称其为启蒙之良师,是一点不过分的。
画坛巨匠齐白石,幼年家贫好学,初以雕花匠为生。30岁时,随师外出做活,见到一主顾家有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精致版 ,仔细翻阅之后,发现自己能画,多不合章法,故如获至宝,遂借来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画了半年之久,勾影了16本之多。从此,他以所画为据来做雕花木活,既能花样出新,画法又合规则,为其后来绘画打下良好基础。据说真到晚年,白石老人还念念不忘此事。他因而40岁后画画出名,跨越了1个世纪,终年95周岁。
著名国画家潘天寿,14岁到县城读书时,从文具店买到一部《芥子园画谱》,成了他学画的第一位老师。在无人指导下,他照谱学画,如醉如痴,终成一代大师。
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从小喜画,苦于无师。12岁到南翔公学读书时,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园画谱》,像得到心爱的宝物一样,如饥似渴地临摹,从此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郭沫若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然其能画,则鲜为人知。他尤喜画兰花,曾画兰赠友人范令棣先生。他之所以能画,是因在家塾“绥山馆”里,常描摹《芥子园画谱》。郭沫若先生曾为其弟郭开运画的《葵菊图》题诗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渊明,安能作欣赏。幼时亦能画,至今手犹庠。愿得芥子园,恢复吾伎俩。”郭老如能学画不辍,早当成名画坛了。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所言,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