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钟摆干部-简单概述
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脚跟站不稳、板凳坐不住、遇事左右摆,被群众唤作“钟摆干部”。
有人给“钟摆干部”画像:工作沉不下心,上攀下比,左顾右盼,生怕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干事沉不下身,蜻蜓点水,松垮漂浮,惟恐付出多得到少;遇事沉不住气,既不敢做,又不敢当,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伤自身。
钟摆干部-共同心态
“钟摆干部”有很强的迷惑性。因其总没事干,到处晃来荡去,混得脸儿熟,常被误作“随和干部”;因其业务不精,专拣易出政绩、没有风险的活儿,常被误作“务实干部”;因其患得患失,习惯斤斤计较,有了成绩揽怀里,出了问题往外推,常被误作“好运干部”;因其自身不硬,对同事和下属自然降低要求,常被误作“大度干部”。
这些干部有一个共同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事但求“别出事”,当然更难成大事。安安稳稳混日子,平平安安享清福,是其人生信条;思想僵化观念旧,胸无大志看眼前,是其工作常态;手中总像有活干,风吹草动全无关,是其处世哲学。说到底,“钟摆干部”就是混事干部,平庸干部。
钟摆干部-表现形式
“钟摆干部”有多种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实干不如讨巧,不愿去做“费力不讨好”的基础性工作,专门干些抛头露面、显山露水的工作。有人认为,能干不如能说,工作没干多少,就上蹿下跳、广而告之,事情未做先宣传,行动未见先吹嘘。有的人认为会干不如会跑,在上级机关钻来钻去,在领导面前摇来摆去,感情投资、笼络人心。严重的是,混事的、平庸的干部一旦得到重用,就会“打击一大片”,让人感到实干无益,竞相效仿。这也是“钟摆干部”人人反感而又很难根除的深层原因。
责不分大小,任无论轻重。小到一个基层单位,大到一个要害部门,领导干部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是“船长”,要善于发现和避开航道上的暗礁险滩;他们是“设计师”,要善于统筹谋划克难制胜;他们是“开路先锋”,要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完成使命。“钟摆干部”显然难当此任。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领导干部必须兼备把握改革的能力和深化改革的魄力;开放进入与国际市场融合的新时期,舞台更大了,竞争更激烈,要求更高了。还要看到,经济社会的转型,既蕴藏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又伴生种种矛盾和困难,如果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就可能陷入“钟摆困境”:人没停摆,车没停开,事没停干,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而无效、忙而无功。
钟摆干部-危害影响
在其位不谋其政,“钟摆干部”的存在,使不少优秀干部失去了在重要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良机;他们在改革中不善抓要领、抓机遇、抓火候,常常导致改革滞缓、发展滞后、矛盾滞积甚至激化。“钟摆干部”不仅空耗时间,而且误事、坏事。
“钟摆干部”最怕“丢乌纱”。开展效能监察、实行优胜劣汰、严格依法问责,是治理“钟摆干部”的有效手段。只有健全干部退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才能警示“钟摆干部”,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宽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