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集装箱教室由美国人何乐发起修建,集装箱社区为那些在路边玩垃圾、横穿马路,或是在路边写作业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活动中心。让孩子们在三点半放学后,七八点父母回家前,有人照看他们、辅导功课,教授一些知识。
集装箱教室由集装箱改建而成,表面被刷成了五颜六色,用颜色区分不同的功能区域。CMC创始人何乐解释:一旦城市规划需要拆迁的话,大家只需要跟随拆迁户把集装箱运走就可以了。这个由美国人何乐发起的爱心会,已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6处集装箱中心,来自全球的志愿者通过网络招募来到这里,教这些打工子女英语或计算机。何乐认为,他们的办法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是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一种另类支持。
何乐(Jonathan Hursh)是个美国人,也是个中国通,他2003年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之后一直定居在北京。他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也很了解在社会中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坚持与变通。关于何乐,每个CMC员工都会给你讲述那个神奇的故事:2006年,何乐在北京读书时,偶然路过一个叫做大望京的地方,看到繁忙的马路旁边农民工孩子们在玩垃圾、穿越马路,有的在路边写作业。他觉得这些孩子需要得到帮助,让孩子们下午3点半放学后,七八点父母回家前,有人照看他们,帮助他们辅导功课,还能教授一些知识。
于是,在2006年初,CMC成立了。最初的项目正是“课后辅导项目”,为了让这些写作业的孩子有地方待,有暖气吹,CMC决定建立社区中心,以这种方式来开展各种活动。目前它们已在北京和上海建有6个CMC社区中心,尼泊尔和孟加拉的社区中心在建设中,CMC在伦敦、美国、中国香港都设立了代表处,负责筹款事宜。最初的那一个社区中心就设立在大望京,但在2009年因为城市建设遭到强制拆除,尽管房子是租的,但投入的改造装修资金等都化为了泡影。于是,在筹建黑桥中心时,何乐便提出了用集装箱来代替传统的房子,这样即使“他们的服务群体搬迁了,他们也能跟着搬迁”。
集装箱的点子是何乐想到的,具体的设计方是国际公益建筑设计机构Architecture for Humanity,摩根大通、英联及德意志银行共同提供资金援助。
CMC开设了许多服务项目,和学校的学期同步,比如“课后辅导项目、超级星期六项目、欢畅周末项目、营会项目”等,课后辅导、棒球冬令营、英语夏令营等,还有不少是针对家长的教育心理学课程。
CMC的黑桥社区中心,20多个标准集装箱集中摆放在2700平方米的场地中央,包含四间教室、一间计算机房、一个图书馆以及一个大型的户外运动场。在偌大的厂房里,工人将每个集装箱的六个面肢解开,在铁皮壁上搭好木头架子,塞入保温材料,布好线路,留好插孔。在边缘做好密封条后,再蒙上一层内壁,该铺地板的铺好地板,该装门窗的装门窗,最后刷上一层彩色的油漆,送到北京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