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字义◎ 顿 (1) 頓 dú (2) ——“冒顿”( 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 chán yú) (3) 另见 dùn 词性变化 ◎ 顿 頓 dùn 〈形〉 (1) 劳累疲弊 [tired]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 ◎ 顿 頓 dùn 〈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board and lodging]。如:顿所(营房;馆舍) (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 [(in Chinese calligraphy)pause in writing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a stroke]。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 (3) 次,回——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 [time]。如:一天三顿饭;说了他一顿;一顿毒打;顿顿(每餐) (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Dun state] ◎ 顿 頓 dùn 〈副〉 (1) 立刻 [immediately]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亡国之恨顿生。——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顿喝一口家乡水;顿改前非;顿尔(忽然);顿豁(突然开朗);顿绝(一下子断绝);顿饱(一下子吃饱) (3) 另见 d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