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颚口线虫

基本解释

颚口线虫是线形动物门、旋尾目、颚口科的一个属,其前端呈头球状,其上布满小棘,其余体表也布满小棘,体前部小棘呈鳞片状。颚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的胃、食道、肝脏和肾脏等部位,引起颚口线虫病,该病人畜共患。主要分布于亚洲,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中国很少有感染颚口线虫的病例报告,1957年至2005年,全国仅报告病例37例。2011年,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收治近百例颚口线虫病。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Nematoda)旋尾目(Spirurida)颚口科(Gnathostomatiidae)颚口属(Gnathostoma),已确定的共有12种,其中在东南亚报道5种,在中国发现的有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刚棘颚口线虫(G. hispidium)和杜氏颚口线虫(G. doloresi)。

颚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的胃、食道、肝脏和肾脏,有的种类颚口线虫幼虫可寄生于人体,引起人体皮肤和内脏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人体颚口线虫病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十分普遍。中国报告的病例多数由棘颚口线虫引起。 

感染疾病

颚口线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通过食用、接触及母婴间的胎盘传播,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均有较大危害,严重时可导致癫痫、肢体瘫痪和脑疝。

颚口线虫感染猪

感染途径

猪感染颚口线虫主要是由于食物的污染。食物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有幼虫的肉类和青饲料。猪的感染主要为成虫感染,成虫寄生于猪胃中,影响猪的消化功能。[2]

症状

猪颚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为经常性呕吐、食欲减退、消瘦和体重减轻,早期血检嗜酸性细胞增高。

受损器官:本病的主要致病器官是胃和肝脏。胃的主要病变是胃底布满虫洞、粘膜增厚、发炎和溃疡,肝的病变是结缔组织增生、虫道出血、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和坏死。   

感染率

猪颚口线虫的感染在各地也较为普遍。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为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60.3%。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

中间宿主

鳝鱼是刚刺颚口线虫的重要第二中间宿主,也是主要传病媒介,三明地区鳝鱼的感染率为11.3%。四川省名山和峨边县为陶氏颚口线虫典型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5.6%和18.6%;在流行区新发现4种蛙和1种蟾蜍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感染源

野猪是本病的重要感染源,感染率高达68.2%。而鼠类和家鸡、鸭为本虫的适宜转续缩主。

颚口线虫感染人


感染率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地区乌鳢的感染率高达80.4%,人感染率3.2%。

中国很少有感染颚口线虫的病例报告,1957年至2005年,全国仅报告病例37例,其中浙江省仅1957年、1981年、2002年各报告一例。中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此虫较为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此虫的重要因素之一。

症状

颚口线虫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好几年,而且会全身游走,游到哪里,就会对哪里的组织器官带来损伤——除了由于虫体游走带来的机械损伤,还有它分泌的毒素会带来病害。如果到消化道,就会表现出腹痛、腹泻、便秘等;到胸部,可引起胸膜炎;到肺部可产生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到喉部可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到唇舌可引起说话困难;到耳部可引起听力障碍;到膀胱系统可出现血尿、痒痛等;到子宫可引起慢性宫颈炎。如果是到眼睛,可能失明。如果钻到大脑里或心脏,就会导致死亡。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在泰国和日本,患者大多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鸭肉和猪肉所致。

另有报道用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剑水蚤可感染灵长类实验动物,因此专家提出人也有通过饮入不洁水源而感染的可能。第三期幼虫自皮肤感染后,大部分在皮下组织和附近肌肉移行,在侵入肝脏,少数侵入隔肌、腹肌和背肌。经皮肤感染的幼虫侵入胃壁后发育为成熟成虫,个别则成为未成熟幼虫。人体并非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在人体中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

人体感染颚口线虫除了上述的被动途径外,还有部分主动行为感染者。民间有食入猪胃虫(颚口线虫)治胃病的说法,个别病例就是因此而感染并引起严重的颚口线虫病。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大楼村一农民因患慢性胃炎,误信民间习俗食野猪"胃虫"能治胃病,于2002年5月3日晨从猎来的野猪胃中获线虫(最后鉴定为杜氏颚口线虫)11条,裹在麦饼中活吞食,数小时后感到腹痛不止,当天下午多次呕血,并引发出血性休克,当夜10时许送县医院抢救。

致病部位

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中都有虫体发现的报道。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    
 

规定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颚口线虫列为水生动物中重要的致病因子。

中国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明确规定,致病寄生虫卵(曼氏双槽蚴、阔节裂头蚴、颚口蚴)不得检出。

检疫报告

2011年5月17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连续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口黄鳝中检出9批次致病颚口线虫。上海口岸已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停止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对华输出黄鳝,暂停受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输华黄鳝的检疫审批。  

这是中国口岸首次从进口黄鳝中检出颚口线虫。  

国内人体感染颚口线虫的相关报道: 

1、张学妹等报道“人体棘颚口线虫Ⅲ期幼虫感染一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李小敏等报道“痰液中检出棘颚口线虫一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3、杜娈英等报道“人体感染刚刺颚口线虫1例”《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4、李朝品等报道“胃棘颚口线虫病一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5、李继红等报道“棘颚口线虫致消化道出血一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6、李世荫等报道“第46例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中华医学杂志》。

7、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收治近百例颚口线虫病,其中2011年前十个月就接待了六七十个,其中浙江患者有二三十个。经研究发现,在市场购买的黄鳝中,每10斤黄鳝有250条颚口线虫。 

 

  

查词啦(chacil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5 查词啦 chacila.com 版权所有